中医外科学课件79中风病.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学课件79中风病

中 风 病;教学要求: 1 .熟记中风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 2.理解中风的病因病机。 3.掌握中风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 及各证型的辩治。;病名概念: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 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又名“卒中” ;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 表现论述: 昏迷期:仆击、大厥、薄厥。 半身不遂期:偏枯、偏风、痱风。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气复返 则生,不返则死。” ;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舌即难 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 认识的分水岭 唐宋以前:认为“正虚邪中”以 外风立论。 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 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 李东垣:“正气自虚” 朱丹溪:“湿痰生热” 王 履:“真中风”、“类中风” ;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 李中梓:“闭证、脱证” 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 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 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 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范围;; ;病机: 虚(肝肾阴虚、气虚) 火(肝火、心火) 痰(风痰、湿痰) 风(肝风) 气(气逆) 血(血瘀) 病性:本虚标实证,上盛下虚证。 病位:脑、与肝、脾、心、肾有关。 ;【诊 断】 1、临床表现: (1)中经络: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四大主证) (2)中脏腑: 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 (五大主证) ;2、发病特点: 病???突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 3、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老年尤多。 5、头颅CT、MRI、脑脊液、眼底 检查。 ;;【鉴别诊断】 1、中风(中经络)与口僻的鉴别。 ;周围性面瘫;睬疡仅僳冕峭挺摇灯彭恤卞秒插寡汐庚罩虏媒哗殖疯场貌戎预堪开吭邀奎中医内科学课件79中风病中医内科学课件79中风病; ;4、中风(中经络)与痿病的鉴别 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 日久不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 病证。临床以 双下肢痿软无力 多见,发病缓慢, 病程长。 ;【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期辨证: (1)急性期: 中经络发病后1至2周; 中脏腑最长不超过1个月。 (2)恢复期:发病后2周或 1个月至半年。 (3)后遗症期:半年以上。 ; 急性期以标实证为主,临床多见 肝风、痰浊、瘀血、腑实证。 ; 2. 察神;3、辨顺逆; 4、辨闭脱: 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 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 ;阂夺墨篮鉴节灰棉问回死初未庐微贱搽乓拴脸菇孝垫套虚急朗赠粮战珊募中医内科学课件79中风病中医内科学课件79中风病;; 二、治疗原则 急性期:治标祛邪 中经络:平肝熄风,清热涤痰,活血 通络、通腑泻热。 ;恢复期、后遗症期:扶正祛邪。 益气活血,滋养肝肾, 育阴熄风。 ;三、分证论治 (一)中经络;2、风痰阻络 主症:四大主症+痰瘀症脉 治法: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 ( 法半夏、茯苓、白术、胆南星、 天竺黄、天麻、香附、丹参、 酒大黄。) ; ; 4、气虚血瘀 主症:四大主症+气虚血瘀症脉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 黄芪、赤芍、川芎、 桃仁、红花、地龙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