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季05级7年制结直肠肛管疾病课件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肛垫构成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动静脉吻合管。 支持结构: Treitz肌、Park’s肌、结缔组织、弹力纤维。 粘膜: 直肠肛管移行上皮(ATZ上皮)。 第四节结、直肠息肉与息肉病 息肉的生长方式 息肉与肠壁的连接方式(有蒂、无蒂) 息肉生长部位(胃、小肠、结肠) 生长范围、单发或多发、大小、形态等均与判断其性质,有无恶变倾向,及选择治疗方案有关。 病理分类 大肠息肉 多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占肠息肉发病率的80%。 炎性息肉 继发于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肠息肉病 息肉数超过100颗及即称之肠息肉病。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 临床特点 1、有明确家族史。青少年多见。 2、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小肠最多 。 Peutz-Jephers综合征(黑斑息肉病) ★家族性肠息肉病 临床特点 1、有明确家族史,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 2、婴幼儿期不发病,青年以后发病。40岁以后癌变率逐年上升。 3、息肉以直肠、结肠居多,小肠少见。 ★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 临床特点 1、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2、肠道病变部位、息肉特点与家族性息肉病相似,恶变率高。 3、骨瘤见于颅骨等,软组织瘤见于纤维瘤等。 结直肠腺瘤的治疗 一、手术方法 圈套凝切法 息肉处理原则 (一) 1cm不作活检直接作摘除并检查近段结肠及随访。 1cm直径的息肉,活检证实为腺瘤者则切除息肉并检查近段结肠,定期随访。直径大于2厘米无蒂息肉手术切除效果好 如为非新生物息肉,不作进一步处理或随访(增生性粘膜性或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病,按新生物性息肉处理。 如X线、钡灌肠发现者则作结肠镜检,摘除息肉检查近段结肠排除同期息肉。 结肠癌的病因 增生、腺瘤到结肠癌三个阶段 癌基因激活(K-ras、c-myc、EGFR) 抑癌基因失活(APC、DCC、P53) 错配修复基因突变 HNPCC(heredito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 1.家族中有有3位成员患结肠癌,其中2位是其它一位病人的第一级血源性亲属 2.至少有相邻的2代人受影响 3.其中一位病人诊断为结肠癌时年龄应小于50岁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Dele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素 大肠癌高发国家人群的饮食以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素为特征。 食物中的脂肪及和纤维素的量可影响肠内容物的停留时间,延长肠粘膜与粪便内诱变物、胆酸、细菌酶的接触时间。 大肠癌低发国家人群饮食以低肉类、高纤维素为特征,肠道菌谱也有不同。 长期饮酒、肥胖、动物脂肪摄入过多、少食新鲜蔬菜、少食维生素及硒、少食纤维素等因素使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2)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以下五种表现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结肠癌的病理与分型 原因不明,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饮食及致癌因素:高脂、高蛋白及低纤维素饮食。 2. 直肠的慢性炎症:溃疡型结肠炎和血吸虫病性肠炎。 3. 癌前病变:直肠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重要。 4. 遗传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 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学分类 1、肿块型 好发于右侧结肠,如盲肠。 2、浸润型 多发生于左半结肠,易引起肠壁狭窄,致早期出现肠梗阻。 3、溃疡型 结肠癌最常见类型。以粘液血便为临床特点。 TNM分期 T:Tis原位癌 T1粘膜下层 T2固有肌层 T3浆膜下 T4 穿透浆膜或周围组织 N:N0 无淋巴结转移 N11~3个淋巴结 N2 =4个 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1.直接浸润:浸润肠壁一周约需要1~2年。肿瘤向远端肠壁浸润超过2cm的仅有1%~3%,局部复发与肿瘤向远端肠腔的扩散无明显关系(20年来基础与临床证实,远端切缘2 cm已足够,1 cm亦可达到根治 )。 2.淋巴转移:上段直肠癌主要向上转移,下段直肠癌以向上主和侧方转移为主,只有肛管附近的肿瘤才出现三个方向转移。 3.血行转移: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趣味折纸-我的飞机飞得高》课件.ppt VIP
- 2025年新老物业服务企业交接清单和注意事项.pdf VIP
- TCAMET13002-2023城市轨道交通专用轨回流供电系统设计规范.pdf VIP
- 社会工作实务(库少雄 第三版)课件全套 第1--14章 社会工作: 历史、 定义、 目标与使命-- -呼吁.pptx
- 1_一天的食物(实用).ppt VIP
- 《5国家机构有哪些》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课件.pptx VIP
- 《农业肥料用聚天冬氨酸(盐)》.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报告.pdf VIP
- GB T 34986-2017 产品加速试验方法.doc VIP
- 项目三 活动四 成果展示 课件 山西版(2017)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