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胫骨隧道的前交叉韧带重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胫骨隧道的前交叉韧带重建课件

由外向内定位方法 我们的体会 改进的股骨端隧道由内向外定位方法(通过胫骨隧道)创伤略小,适用于Endobutton及RIGIDfix等股骨端定位方法,且定位点可以与ACL股骨外髁解剖止点相吻合。 股骨端隧道由外向内定位方法创伤略大,适用于股骨端挤压螺钉固定,定位点与ACL股骨外髁解剖止点较易吻合。 Endobutton依靠微孔钢板悬吊肌腱,腱骨之间可以达到良好愈合,强度接近骨骨间固定强度。但是,由于Endobutton的悬吊,肌腱的固定点与ACL的解剖止点相距较远。 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虽然避免上述问题,但其最大的问题是挤压界面腱骨愈合及腱切割。而RIGIDfix相对于以上两种方法,肌腱的固定点与ACL的解剖止点较Endobutton相距较近,同时克服了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挤压界面腱骨愈合及腱切割问题。 ACL重建中经胫骨股骨隧道定位方法的改进 武警总医院关节四肢科 邢更彦 韧带损伤是 膝关节的常见损伤,78%韧带损伤发生在非接触性运动中,如落地 、急停、扭转 、剪切运动等。实质部韧带断裂不能自行修复,治疗选择重建现今临床医生已达成共识。 解剖特点 ACL 股骨止点:股骨外髁内侧面后部,股骨止点长轴沿股骨长轴走向。 胫骨止点:胫骨髁间棘前部,呈扇形,胫骨止点的长轴沿胫骨平台前后径走向,前宽后窄,呈“足”样结构。 屈伸活动时,韧带是绕自身扭转 功能: 前内束:限制胫骨前移 后外束:限制胫骨内旋 正常ACL 损伤后的ACL 我院从2007年6月到2009年8月共完成前交叉韧带重建196例,分别应用两种股骨隧道定位方法、三种股骨隧道固定方法。 临床资料 胫骨隧道准备定位 AL入口置入关节镜,AM入口置入ACL胫骨定位器,定位于原ACL胫骨附着残迹内偏后侧(外侧半月板前角游离缘延长线与胫骨髁间内侧棘与外侧棘连线内1/3交点),于取肌腱切口内,自胫骨上端前内侧打入导针,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胫骨隧道至胫骨残迹下,196例均用此法行胫骨隧道定位。 胫骨隧道准备定位 胫骨隧道准备定位 股骨端隧道定位 ⑴由内向外定位方法: AM入口置入关节镜,贴股骨外侧髁内侧壁,有限剥离原ACL残迹上止点,至髁间窝后缘。自胫骨隧道置入ACL股骨定位器(由内向外定位器),髁间窝后缘,由股骨外髁内侧壁打入导针,自股骨外髁上缘穿出皮肤,196例中186例用此法定位。 股骨隧道的最佳位置: 10点(R) 2点 (L) 定位方法 定位器角度小于45度(侧位) 正位选择C点或B点 股骨定位方法 股骨端隧道定位 (2)由外向内定位方法: AM入口置入关节镜,AL入口置入定位器(由外向内定位器),其定位于左膝1~2点,右膝10~11点,髁间窝后缘,自股外侧髁打入导针,于导针尾侧行1 cm小切口,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股骨隧道,196例中10例用此法定位。 。 移植物选择及固定方法 1、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切取 2、移植肌腱固定方法 移植肌腱固定方法 1、胫骨端固定方法 2、股骨端固定方法 A、 Endobutton法 B、 Rigidfix-Intrafix法 C、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法 胫骨端固定方法Intrafix 在胫骨隧道外15 cm处将肌腱两端的牵引线分别栓成2个环并套入线结张紧器中,拉紧张紧器,自4股肌腱中央插入鞘试模制作螺钉鞘通道,于屈膝30°位将螺钉鞘插入胫骨隧道,再将锥度螺钉拧入螺钉鞘内,196例138例均用此法行胫骨端固定。 胫骨端Intrafix 固定示意图 股骨端固定方法Endobutton: 股骨端固定方法RIGIDfix: RIGIDfix 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 INTERFERECE SCREW 结果 196 例患者16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6.25个月。术后检查168 例159膝Lachman征、ADT均为阴性。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对跛行、支撑、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爬楼、下蹲等方面进行评价,术前评分从28分到70分,平均56.65分;术后评分从72分到98分,平均91.03分,手术前后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2.6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