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宴之历史与传承
茶宴的知识点
一
茶宴又称茶会,是以茶代酒作宴,宴请款待宾客之举。茶宴始于南北朝,兴于唐代,盛于宋代。早在三国时代(公元220—280年),我国就有“密赐茶荈以当酒”之说,即以茶待客。这种形式可能就是茶宴或茶会的前身。 “茶宴”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山谦之的《吴兴记》一书,其中指到“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到了唐代,茶宴已纪正式化。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在《与赵莒茶宴》中写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反映了唐代茶宴与会者代酒欢宴的感慨之情。
其中湖州和常州交界处的顾渚山茶宴规模最大,最为有名。当时,湖州的紫笋茶和常州的阳羡茶均已被列为贡茶,每年早春采茶时节,两州太守都要在顾渚山举行隆重的茶宴,邀请名流专家共同品尝和审评贡茶,并可领略优美的环境和精美的茶具。这种茶宴历代不绝,到了宋代,随着茶叶产区的扩大和制茶方法的革新,茶宴之风更为盛行。
日本的茶道就是根据我国茶宴的仪式逐步发展起来的。茶宴的仪式,依环境条件和规模而有区别。宫廷茶宴通常在金碧辉煌的皇宫进行,气氛肃穆庄严,礼节也相当严格;所用茶叶为明前贡品,茶具为名贵瓷皿,用水为清泉玉液;茶宴举行时,首先由近侍布茶施礼,在皇帝的带领下,群臣举杯闻香品味,赞茶施恩,并相互庆贺。自始至终,均以品茗贯穿。整个茶宴过程,有迎送、庆贺、叙谊、观景等仪式。
寺院里的茶宴,则多在僧侣间进行,仪式开始时,众僧围坐在一起,由该寺主持法师按一定程序泡沏香茗,以表敬意,再由近侍献茶给众僧品尝。僧客接过茶,打开盖碗闻香,举碗观色,接着品味,并发出“啧啧”声,用以赞赏主人的好茶和泡沏技艺;随后进行茶事评论,颂佛论经,谈事叙谊。二三好友之间自行发起的品茗谈天,也可称为茶会或茶宴,如宋代的大学生茶会就属于这种形式。据北宋朱的《萍洲可谈》记载,当时大学生每有茶会,轮日于讲堂集茶,无不毕至者,因以询问乡里消息,堪称学生会或同乡联谊会。
武夷茶宴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借助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接待游客多的优势,规模迅速扩大,现有经营武夷茶宴的宾馆、酒店近20家,有的已成为镇店之宝,为海内外游客喜吃乐啜。 武夷茶宴选取茶叶上并不局限于武夷山特产的红茶和乌龙茶中之精品岩茶,也把绿茶纳入菜肴。这样,能根据客人脾胃的温凉进行调适,绿茶性凉,红茶火厚,乌龙茶不凉不火,客人可各取所需。 武夷茶宴利用现代烹饪技术制作,方法繁多,蒸馏爆炒焖炖等等都能派上用场,或利用茶汁,或利用青叶,片叶生炸,研末烹汤,切叶混炒,或以茶为主料,或为配料,不一而足。武夷茶面,取茶青汁和面擀制,面色清绿,入口青香,柔韧绵软,味道好极。“肉桂飘香”一菜,选取武夷肉桂茶生叶粘面粉油炸,摆放在由山中小笋拼接仿制成的武夷竹筏上,筏首立一香菇为艄公,惟妙惟肖,整道菜均可食用。笔者收集的茶宴中,共有什锦彩蝶、金炸石磷、正山锦鸡、上汤馄饨、凉拌茶面、碧螺生鱼、老丛烧排等十八道,无一不茶,或飘或藏着淡淡的茶香。茶宴风味之要领在清新淡雅,忠实茶文化的“清、静、和”,崇尚自然,原汁原味,清淡不油腻,几乎不放味精,当为21世纪绿色生态食品风潮中的代表之一。 我国以茶入馔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茶食”、“茶粥”等的记载,但能荟萃成席的地方恐怕不多。茶宴之深受欢迎,除了暗合绿色生态食品走俏的风潮外,还在于茶有提神、健胃、帮助消化、减肥、美容等的功效。
“轻濯尘根心地润,餐中寻道寿长生。谁能识得杯中趣,寿齐南山不老松。”诗中赞美的就是滇西澜沧江畔凤庆县的生日茶宴。在别的地方过生日,大多是点蜡烛,吃蛋糕,作寿辞,而在著名的“滇红之乡”凤庆,过生日却是煮茶饭、做茶肴、品茶饮。
生日吃茶宴形成于什么年代我们无从得知,从上了年纪的老人口中得到的点滴答案,始终无法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茶是长命水”,凤庆人都爱这么说,茶在凤庆人的心目中,历来都是与长生不老药联系在一起的。在凤庆县境内的澜沧江两岸高山密林,优良的凤庆大叶种茶遍布每一个村庄,茶是这些村庄最灿烂的风景。有一株3200年的世界茶王之母,茶树高达10.6米,树冠南北11.5米,东西11.3米,基围5.84米,虽历经数代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凤庆人都知道,“千年柏木,万年紫金杉,不如古茶一片叶!”他们摘来茶叶,要等过生日才饮用,祈盼一年四季身体少病无灾,更祈盼能像3200年的古茶一样长寿。
以前,凤庆生日茶宴都是给年纪上了花甲的老年人过的,宴席设在堂内,室内悬挂名人字画,摆设上鲜花。冲茶的水要现烧,宴请前要生好炉子,宴请开始,邀客人上座,在客人坐席前摆好瓜子、果品。在茶碗里放入茶叶,水沸后沏茶,有专人将茶恭恭敬敬放在每位客人面前。碗中水不能冲满,只半碗。这时主人起身敬茶,客人们便喝茶。如此三四次后再观茶色,闻茶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背诵(初高中全文 标记了名句)(印刷版).doc
- 胡万进:20110515商务部培训中心服务外包讲座.ppt
- 股票中庄家的案例.doc
- 背篓电影院分析.doc
- 背单词经验方法.doc
- 胡琴声声父爱浓.doc
- 胡适《自由与容忍》读后感.doc
- 胰岛素信号转导以及葡萄糖和脂类代谢的规则.doc
- 胶体与表面化学练习题.doc
- 肾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