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见病的针刺治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针刺治疗课件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针刺治疗 二零一二年三月 1.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疗法之一。通过简单的针具和艾灸,刺激身体的经络腧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黄帝内经·灵枢》 《针灸甲乙经》 《铜人腧学针灸图经》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根据针具的不同,针法又分为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电针、水针等;根据治疗体系的不同,又分为体针、耳针、头针等,这里主要介绍应用毫针的体针刺法。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毫针:即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针灸用针。多由不锈钢制成,有半寸针,一寸针,一寸半针,两寸针,三寸针,四寸针等各种规格,每种之中又有粗细之分,治疗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针此前的准备 ①选择针具:一般来说,男性,体壮,形胖,病变部位较深者,宜选粗,长针;女性,体弱,形瘦,病变部位较浅者,宜选短针,细针。将针刺入人体后,还应有少许针身留在体表。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②选择体位:针刺时患者的体位与患者的一般情况,所要针刺的穴位有关。原则是患者既感到舒适,医生又能够正确取穴施术。大致有六种体位。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侧伏坐位 俯伏坐位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③消毒: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以免发生感染和传播疾病。 针具的消毒 医生手指消毒 针刺部位的消毒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针刺角度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和治疗要求,进针时针身和所刺部位的皮肤表面的角度亦有所不同。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平刺三种。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针刺深度 一般来讲,体壮形胖者宜深刺;体弱形瘦者宜浅刺。年老体弱和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体强壮者,宜深刺。表证、阳证、虚证、新病宜浅刺;里证、阴证、实证、久病宜深刺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针刺手法 将针刺入穴位后,应当会产生一种酸,麻,重,胀的特殊感觉,这种感觉称为针感。患者产生这种感觉称为得气。有时候会有患者没有针感或得气很慢,为了使患者得气或加快得气的速度,可以应用一些行针的手法来进行调节。临床上最常用的行针手法为下面两种: 提插法 捻转法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针刺手法 此外,还有几种辅助手法,常见的有: 循法、刮柄法、弹柄法 搓柄法、摇柄法、震颤法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针刺补泻 针刺的补泻效果通过不同的手法来实现。常用的补泻手法有以下几种: 提插补泻、捻转补泻、急徐补泻、迎随补泻 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留针与出针 一般病症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 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如急性腹痛,三叉神经痛,痛经等,留针时间可长达数小时 外感诸证,只要针下得气即可起针,不必留针。 一.针灸概述 2. 刺灸法 2.1 针法 留针与出针 出针,又称起针。是将针从体内起出的方法。一般浅刺出针要快,深刺出针宜慢,以防出血,损伤气血。若有出血,可用干的消毒棉球擦拭,或轻压片刻。 一.针灸概述 针刺时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针刺的疗效受到人体的生理功能状态,生活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患者在过于饥饿,劳累,精神过度紧张时,不易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让患者选用卧位。 一.针灸概述 针刺时应注意的事项 妇女妊娠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穴位;怀孕三个月以上者,其腹部,腰骶部也不宜进行针刺;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间应禁刺。这些穴位在经期除为了调经之外,平时也应慎用。 一.针灸概述 针刺时应注意的事项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如血友病,血小板严重减少等患者)慎用。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一.针灸概述 针刺时应注意的事项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胸背胁腋缺盆部的穴位,针刺过深有伤及肺脏的可能,导致气胸。上腹部和剑突下的穴位深刺有可能伤及脾脏,造成内脏出血,危及生命。有时患者在针刺进行时并无异常,隔几个小时后,才逐渐出现症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一.针灸概述 针刺时应注意的事项 针刺眼区和颈部的穴位(如风府,哑门等),以及脊柱部的腧穴,应严格注意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的组织器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