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分析重点课件
方案的基本内容 方案梳理架构 常见症候要点 常见症候/症状施护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健康 指导 护理难点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 2医护查房明确诊断 1患者入院评估 3确定治疗方案 4确定护理方案 5实施护理措施 6护理效果评价 以病人 为中心 临床实施 案 例 患者陈某,男性,53岁,因“右侧肢体乏力麻木8小时”由门诊拟“脑梗死”于2016年12月1日10:00收入院。入院时症见:神志清,精神疲倦,右侧肢体乏力麻木,头晕,吞咽困难,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紫,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 西医诊断:急性脑梗死 案例 查体:T36.8℃,P86次/分,R20次/分 BP140/8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肢体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洼田饮水试验3级。 12月3日,患者仍未解大便 12月7日患者洼田饮水试验2级 12月12日患者右侧肢体肌力4级 12月14日,病情好转出院 肌力分级 级别 分数 0级:完全瘫痪 6分 Ⅰ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5分 Ⅱ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抗地心引力 4分 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而抬离床面 3分 Ⅳ级:肢体能做抗阻力动作但力弱 2分 Ⅴ级:正常肌力 1分 洼田饮水试验 级别 分数 1级(优):能顺利一次吞下 1分 2级(良):分两次以上,能不呛咽下 2分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3分 4级(可):分两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4分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5分 头晕目眩 级别 分数 无头晕目眩 0分 尚可忍受,闭目即止 2分 视物旋转,如坐舟船 4分 眩晕欲仆,不能站立 6分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 3.元气败脱证:昏语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5.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意识障碍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用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变换体位,用温水擦身,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藿香、佩兰、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如肠外营养液、匀浆膳、混合奶、米汤等。 7.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 8.遵医嘱给予醒脑开窍药枕,置于患者枕部,借中药之辛散香窜挥发性刺激头部腧穴,如风池、风府、哑门、大椎等。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半身不遂 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2.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 3.协助康复医师进行良肢位摆放,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伸屈、抬肢等被动运动,注意患肢保暖防寒。 4.遵医嘱穴位按摩,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5.遵医嘱艾条灸,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6.遵医嘱中药熏洗:在辨证论治原则下给予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局部熏洗患肢,每日1次或隔日1次。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三)眩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遵医嘱监测血压,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等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2.向患者讲解发生眩晕的病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