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案例医学医药精品
案例某公社天平厂女保管员刘××于1982年4月16日上午8时半进入地下仓库取物,10多分钟后有人发现她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被救出仓库后,立即送医院抢救。入院时为9时半左右,病人当时呼吸浅表、频数、脉微弱、口唇鲜红。随从人员介绍库内存有机油、煤油、稀料和氢氧化钠等。医院按急诊苯中毒抢救,见效不大,1小时后医院打电话报告所在区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问题]1.根据病人入院的临床表现及工厂所介绍的生产环境你的印象是什么?2.仓库内储存物种类很多,现场环境不了解,不能肯定为哪种病时,应采取什么措施?3.如是急性职业中毒,报告的要求是什么?不重视职业中毒报告的后果如何?区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接到电话报告后立即有两位在夫带着测苯的快速检气管去该厂进行调查。该地下仓库在一间办公室下面,室内地板有一个盖有木板的1.5m2左右的入口,直立一木梯供人上下之用、地下库的面积约为8m2、高2m2,地面为泥土地,比较潮湿,无任何通风措施。地下库内除有煤油、稀料味外,有明显苦杏仁味。库内有成桶的机油、煤油和稀料,及两箱白色结晶物,木箱未加盖,箱内结晶物已潮解。经测定苯浓度仅为痕跡量。因库内苦杏仁味重,考虑该白色结晶物是氰化物,经与工厂管生产的人员核对,证实该白色结晶物是热处理用的氰化物,而不是氢氧化钠。根据调查结果,基本肯定该病人为氰化物中毒。通知工厂封锁现场,该办公室不能进入,防止继续发生中毒。进入地下库背出病人两位同专虽然当时尚无明显症状,但也进行医学观察。防疫站医师立即通知医院按氰化物中毒抢救,并同时电话报告市卫生防疫站、市、区劳动局。[问题]4.为什么必须进行中毒现场调查?工厂反映的情况为什么必须经过核实?5.现场调查后判断为氰化物中毒,根据是否充分?应怎样办?6.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你认为该厂在此次事件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建立哪些制度?医院得知是氰化物中毒后,因无解毒药品,速派人去有职业病科的医院要求支援解毒药。中午12时,才开始用解毒药。下午1时许患者出现强直性痉挛,每3~5分钟1次,肺部有少数湿罗音,2时半血压、呼吸较平稳,4时输血400ml,晚10时半肺水肿明显,经各种抢救措施无效,于4月17日清晨5时死亡。[问题]7.请查阅有关氰化物中毒机制,急性重症氰化物中毒临床表现及抢救工作的关键?发生事故当天下午卫生防疫站医师佩戴防毒口罩进入地下库采集空气,用氰化物检气管进行鉴定,确定库内空气中氰化物浓度已超过100mg/m3(检气管最高刻度为100mg/m3),超过国家标准(0.3mg/m3)330倍以上,发生事故前地下库不常有人入库工作。此次事故后关闭五天,市劳动局请矿山救护队同志来协助现场测定和处理。救护队同志面戴氧气呼吸器进入地下库协助安放采样吸收管和小白鼠,小白鼠入库后立即死亡,地下库空气内氰化物浓度为6577mg/m3,超过国家标准19930倍。采样后将木箱内的氰分钠和氰化钾分别装入磨口大玻璃瓶内,在库内喷洒了漂白粉和过锰酸钾进行处理。由于仓库无法通风,进入仓库又不便,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要求工厂停用该仓库。此后召开了全区工厂医务室和安技干部会,宣传了预防氰化物中毒的知识,并提出了仓库安全要求。[问题]8.指出造成此次中毒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及经验教训。9.随着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是否已杜绝了这类事故?资料来源北京市宣武区CDC【 建议】《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案例库建设专帖
首帖作为目录帖,备用。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5月8日因大出血死亡。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业病有关。但未进一步确诊。[问题]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应采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采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5月9日举行追悼会,与会同车间工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其中两名女工于5月10日至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问题]: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病难治好,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乡党委和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者较多。乡卫生院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问题]5.试述职工卫生工作中三级预防的范畴。乡党委和厂领导组织工人体检属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国税局 强党性 守纪律 讲规矩专题廉政党课学习心得体会与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心得体会合集.doc
- 银行分行大堂经理先进事迹材料追求优质服务无止境 最新.doc
- 运用5WHY5W2H分析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权威资料.doc
- 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班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doc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权威资料.doc
- 诚信做人主题班会设计.doc
- 试论城市消防通信规划的现状和发展通信学论文.doc
- 领导干部对照三严三实存在问题自我剖析材料与学习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心得体会合集.doc
- 精品文档法治政府建设十三五规划.doc
- 精品文档老年糖尿病人的家庭护理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30848.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