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夺冠之语文(题型例析例已全换).doc

中考夺冠之语文(题型例析例已全换).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夺冠之语文(题型例析例已全换)

中考夺冠之语文(通用版)修订 (第1页) 专题一 语音、汉字 考点聚焦 一、语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汉语拼音的基本要求是:①学会汉语拼音;②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③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④认识大写字母,熟悉《汉语拼音方案》;⑤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及常用字,辨析形似字、形声字的读音,掌握常见的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读音。 中考对语音的考查重点以初中阶段教材基本篇目和日常生活中常用汉字的读音为主;能辨识形声字、多音字和常见的易读错字的读音;能给汉字正确注音;根据拼音正确写出汉字。常见的题型有: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语境判断汉字读音的正误。形式上可以是填空,也可是选择。近几年中考对这一部分的考查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将拼音、书写、语病、修辞与仿写等放在同一语段里考查,估计今后各地中考试题会更多地采用这类题型。 二、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00个,其中3 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从近几年的中考题来看,有关汉字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各课课下注释、课后附录所列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常用字,不考生僻难写字;(2)形近义别的字;(3)音近(同)形异的字。 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客观选择题,即要求考生判断选项中的词或句子有无错别字;二是书法抄录题,先辨别出错字,再规范书写在规定的格子里;三是语言综合题,在具体语境中,对字音、字形、字义或句意的综合考查。随着各地中考改革的深入,单纯考查字形的题逐渐减少,综合考查逐渐增多,这一点值得注意。 题型例析 【例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hàn( )了整个中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离去,一座座美丽的城市顷刻变成废xū( )。但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pǔ( )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彰显了中华民族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钢铁精神。 解析:这是一道填写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语段具体语境中的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的能力。试题材料选自课外。汶川大地震是震惊世界的巨大灾难,在灾难面前,十三亿中国人共同抗震救灾,考生对此情境应该很熟悉;撼、墟、谱三个汉字是考生课内所学,又是2008年5月以来各大媒体使用频率很高的三个字,考生对此自然也是耳熟能详。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把试题读一遍,弄清试题要求;其次是要与平时对汶川大地震中的有关事件及报道联系起来,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准确填写与拼音相对应的汉字。 【答案】撼 墟 谱 【例2】判断读音正误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绮(qǐ)丽 箴(jiān)言 乳臭(xiù)未干 B.擂(lèi)台 皎(jiǎo)洁 卷帙(zhì)浩繁 C.戕(qiānɡ)害 璞(pǔ)玉 塞(sài)翁失马 D.踪迹(jì) 姊(jiě)妹 载(zǎi)歌载舞 解析:此题目的是考查识记辨别多音字、因偏旁部首而容易读错的字、同义异形异音字、声调易错的字、常用书面词语中难字的读音的能力。首先多音字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共出现了“臭”“擂”“塞”“载”四个多音字。其中“乳臭未干”的“臭”读xiù,没错(这里的“臭”不是恶气难闻,而是“气味”的意思,“铜臭”“无声无臭”中的“臭”都读xiù。古人讲究“君子之交,其臭如兰”,这里的“臭”就读xiù);“擂”在“擂台”“打擂”中读lèi,其他都读léi;“塞”当“边塞”用时读sài,如“塞外江南”“要塞”。在书面语中表示动作义读sè,如“堵塞”。在口语中表示物品名称读sāi,如“活塞”“瓶塞”;“载”在“载歌载舞”“怨声载道”“载重”中读zài,在“刊载”“记载”中读zǎi。这四个多音字均列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之中。其次是考因偏旁部首而误读的字,计有“绮、箴、皎、帙”四个字。汉语有许多形声字,读音确实有可能和偏旁部首有关,但据此总结出“有边读边”的经验常常是不灵的。“椅、倚、旖”都读yǐ,“绮”却读qǐ,“崎”读qí。“缄、减、碱”都是jiɑn(声调不同),但“箴”读zhēn,与“针”同音,是规劝、告诫的意思。“跌倒”中的“跌”读diē,“花样迭出”“高潮迭起”中的“迭”读dié,“帙”,却要读zhì,与“秩序”中的“秩”同音。解这道题要从易到难,宜采用排除法。只要断定有一个字错了,就毫不犹豫地否定该选项。“姊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