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经济中心南移(F).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课 经济中心南移(F)

第2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时候开始与完成? 中国的南方经济发展的内容是什么?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时间:南宋时期。 2、原因:(1)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同时期的北方,因战乱而人口减少、城镇衰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思考:秦汉以来北方战乱,南方人口大量南移有哪几次? 3、表现:(1)南方农业生产的突飞猛进, a、技术发展:得益于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以及稻麦轮作的推广。 b、耕地扩大:人口增长的压力促进了耕地的大量开垦,人们因地制宜地开辟了圩田、沙田和梯田。 c、水稻产量:水田面积迅速增加,水稻已跃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经济作物:南方的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很普遍,桑蚕业的中心也由北方移到南方。 (2)宋代的手工业有较大的发展。 a、纺织业:官府在杭州、苏州、成都等地都设有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一带还出现了独立的私人作坊,称为“机户”。棉花种植已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南一带,至南宋末年,海南岛已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b、制瓷业:宋代的制瓷远较前代为发达,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c、造船业:东南沿海城市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思考:南方经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二、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发展 1、原因:(1)客观上: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 思考:此处的“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汉唐称什么? (2)主观上: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思考: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的原因有哪些? 2、情况: (1)南宋时,从海路前来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东南沿海出现许多贸易港口,其中,“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 (2)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3)商品的交流: a、宋代的海外贸易,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 b、输出商品土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 c、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 3、线路与作用: (1)线路:这条以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 (2)作用:不仅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第21课 辉煌的科学技术 宋元时期的科技 一、活字印刷 1、背景:(1)雕版印刷术发展。唐朝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到宋中期逐渐盛行、普及。 (2)文化发展。宋朝刻书业兴盛,雕版技术娴熟,书籍印制精美。 思考:宋朝刻书业兴盛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获得成功。毕昇的发明集活字、排版和印刷于一体,为近代活字印刷术的先驱,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的发明,整整早了四个世纪。 3、向外传播: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火药武器 1、唐末:火药在开始用于战争。 2、宋代: a、火药制作的配方渐趋成熟,官府设专门的作坊,有军械匠人制作各种火药武器——火器。 b、南宋时创制的‘‘突火枪”、宋元年间发明的“火铳”,已具备管形火器的基本特征。 3、作用与影响: (1)作用:火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 (2)影响: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人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沈括与《梦溪笔谈》 1、体裁:《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 2、内容:(1)该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 (2)还记载了许多平民百姓在科技上的创造。 3、地位:书中的描述和分析准确而富于科学性,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4、其他成就: (1)天文方面:创制了“十二气历”,可免去设闰的麻烦。 (2)地理方面:发现太行山麓的蚌壳化石,推测太行山是昔日之海滨,华北平原系河流冲积泥土而成。 (3)矿物方面:他还最早使用“石油”一词,并预言它在后世会发挥出很大的功用。 * 耕获图 水稻在当时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产粮区,以至民间有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南宋缂丝名作 《蛱蝶山茶花》 宋朝织机 宋代的手工业——纺织业 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尤为繁荣。北宋时,南方的纺织品不仅产量大增,而且花型图案和艺术风格也有许多创新。 南宋后期,随着棉花种植的不断推广,海南岛及东南沿海地区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