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导学案(教师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颂-导学案(教师版)

黄河颂 导学案(2018.3)(教师版)学习目标1. 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2. 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4.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巅(diān) 屏(píng) 障(zhàng) 狂澜(lán) 哺(bǔ) 育 澎(p?ng) 湃(pài) 九曲(qǔ) 连环 di ān 峰(巅) 流 xi a(泻) 发 yu án(源) w ǎn 转(宛)2.解释下面词语。(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3)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5)狂澜:巨大的波浪。(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3. 作者链接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 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4.背景链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的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激情朗读【交流点拨】 学习这首诗歌, 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 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 ─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诗歌应注意些什么?⑴要注意感情,语音和停顿。歌词与朗颂词之间要有较长的停顿。⑵要读出“赞” “颂”的语气,可以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来把握。 ⑶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如:“掀、奔、劈”读出赞颂之情。⑷文章最后两句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⑸感情要深沉、悲壮。(二)整体感知1. 请按“序曲——主体——尾声”划分诗的层次。【交流点拨】绘黄河——颂黄河——学黄河。2. 作者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 “望”统领哪些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黄河给你留 下什么印象?【交流点拨】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波涛滚滚、气势恢宏的黄河奔流图。3.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的提示性的句子 是哪几句话?【交流点拨】摇篮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 、屏障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 、臂膀 (黄河还将激 励着中华民族 ) 。三个“啊!黄河! ”(三)深层探究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交流点拨】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 黄河的地理特征、 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 容和作用是什么?【交流点拨】内容是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3.诗歌中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 呢?【交流点拨】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抗日救国。 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 写作目的。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 诗人借歌颂黄河, 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激励中华儿女像 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四) 语言品析1. 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 ”起什么作用?【交流点拨】 “啊!黄河! ”反复出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即黄河养育了中华 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怎样理解“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句话的含义? 【交流点拨】我将战斗使故乡像往日一样自由美丽。3.作者把黄河比作是“摇篮” 、 “屏障” ;黄河“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 膀”这些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交流点拨】 把黄河比作摇篮, 形象生动地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 献;把黄河比作屏障,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歌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