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性质皮肤的保湿护理课件
不同性质皮肤的保湿护理 保湿护理,是从出生到衰老普遍需要的护肤概念。这是由于人体的皮肤结构、功能、年龄、季节不同等因素决定了不同性质的皮肤,需要有不同的保湿护肤。我们将从皮肤结构、功能、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的保湿剂进行阐述。 富有美感的正常皮肤的表现 皮肤饱满 干而不燥 光滑不起皱、不粗糙 无油腻现象 无黑头、炎性丘疹、脓疱等痤疮表现 正常皮肤的水份和水油比例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水份含量为70﹪左右,其中约35﹪存在皮肤中,也即皮肤所含水份约占人体重量的18﹪~24﹪。 正常情况下皮肤的含水量为62﹪~71﹪,仅次于肌肉,为人体的第二水库。 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的水油比例为70~90: 30~10 正常皮肤的水份和水油比例 正常真皮拥有全部皮肤组织中水份60﹪,皮肤内75﹪的水份位于细胞外,主要储存在真皮层中,表皮约含其中的20﹪~30﹪,皮下组织含水量较少,一般不到10﹪。 皮肤的外观主要与角质层的水份含量有关,正常的皮肤角质层通常含10﹪~30﹪的水份,以维持皮肤的柔软和弹性。当皮肤角质层的水份含量低于10﹪时,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紧绷、粗糙及脱屑等 决定皮肤含水量和水油比例的因素: 皮肤的饱满度主要由皮下组织、真皮细胞、表皮皮面的饱满度共同决定 皮下组织饱满度:皮下脂肪组织 真皮组织的饱满度:真皮层的胶原组织和含水量 表皮饱满度的因素:表皮的含水量和水油比例 不同年龄、不同性质皮肤的各层组织相关成分的特点: 婴幼儿 :皮肤有充足的水(新生儿 为74.5﹪,幼儿为69.4﹪ ),原则上不需要保湿。秋冬季节,婴幼儿皮肤薄嫩,水分容易丢失,宜用温和的保湿润肤剂。 发育前儿童少年 :基本上属中性皮肤 。秋冬季节用温和保湿剂,含油量可以比婴幼儿多一点。 青春期 :皮脂分泌旺盛,皮肤变油腻,痤疮棒状杆菌、糠秕孢子菌易寄生繁殖而出现炎性丘疹、脓疱等。应加强清洗清洁清理,少用油性多的保湿润肤剂。 中年以后皮肤 :水分下降,油脂分泌减少,皮肤组织开始老化。应注重保湿、补水、抗皱、抗衰老。使用的保湿剂,应适当增加油份,并有一定的营养剂。秋冬季节要加强保湿补水,还要嫩肤抗皱。 天然保湿因子(NMF):正常的皮肤表面有一层油膜,该油膜是由一定的油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和水乳化而成的一层薄膜。具有防止水分蒸发,柔软角质,润泽,防止干燥作用,其呈弱酸性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 油溶性成分 :主要为皮脂。主要含:脂肪酸、甘油三酯。有抑菌,防止水分蒸发,润滑皮肤毛发,保温作用。 水溶性成分:主要为汗液成分 ,对水和油脂起乳化作用,吸收水分子而起保湿作用。 保湿因子: 1.传统的合成保湿因子:甘油、山梨醇、丙二醇、凡士林、白油(液体石蜡)、石蜡、硬脂酸等。 2.新型的合成保湿因子: 水溶性 :透明质酸钠、甲壳质、磷酸酯镁、乳酸、海藻 酸钠、海藻胶、丝肽、海洋肽等 油溶性 :棕榈酸异丙酯、磷酯、硅油、VitE、神经酰胺E茶油提取物。 根据水油比例不同,保湿剂可以分为: 无油保湿剂:露、水 低油保湿剂:乳、液 中油保湿剂:霜、乳膏(水包油、油包水) 高油保湿剂:软膏 全油保湿剂:油膏 不同性质皮肤保湿制剂的选用 由于各人的皮肤性质不同,所以所选用的保湿剂 的水油含量也不同: 超油性皮肤及油性皮肤 :用低保湿剂爽肤水 油性皮肤 :用低保湿爽肤水,冬天加无油保湿剂,必要时加低油保湿剂。 混合性皮肤 :油性区域同一般油性皮肤处理;干性区域稍清洁,全面部用低保湿剂爽肤水。 中性皮肤:夏天用爽肤水+无油保湿剂,秋冬季加用中油保湿剂。特别寒冷干燥时外出,加用高油保湿剂 干性皮肤:夏天用爽肤水+无油保湿剂,秋冬加用中油性保湿剂,寒冷时外出、用空调时,加用高油保湿剂 超干性皮肤:夏天用低油保湿剂,秋冬加用高油保湿剂 极干性皮肤(鱼磷病、皲裂):温水浸泡,强洗洁剂去角质后,先用水溶性保湿剂外搽,再用超强油性保湿剂保湿,必要时用封包 * * myszjpwd-myxr-xm 保湿成分 :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主题班会感恩回母校1课件(PPT演示)PPT课件.ppt
- 主题班会感恩回母校1课件(PPT演示)PPT课件_1.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1 北师大版课件.ppt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1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课件二 (新版)苏教版课件.ppt
- 主题班会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PPT课件.ppt
- 乌拉地尔医学课件.pptx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3章 第四节 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课件.ppt
- 主题班会设计PPT课件.ppt
- 七年级生物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 PPT课件网.ppt
- 主题班会高一8班勇于担当PPT课件_1.ppt
- 下呼吸道感染的合理治疗内科医生对感染疾病的认识 Rational Management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中文课件.ppt
- 事务管理手册物品管理部分规定修正对照表课件.doc
- 不同年龄组肺炎特点及抗菌素合理使用PPT课件.ppt
- 二九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课件.doc
- 事故心理应激状态及心理干预(课件).ppt
- 不少心脏病及中风患者为了降低病发风险课件.ppt
- 二十直肠肛管课件.ppt
- 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策略(论文资料)课件.ppt
- 二十章肺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五版2014课件.ppt
- 二回归热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是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引起人共享精品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