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血型输血检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_血型输血检验

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 第五章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 完全抗体(complete antibody) 在血型抗原物质刺激下形成,与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混合后能引起红细胞凝集的特异性抗体,主要是IgM抗体。 一、ABO血型系统 1901年,Landsteiner(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血型之父”)发现了人类的第一个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根据人红细胞表面含抗原成分不同分成A、B、O和AB四种血型。 ABO抗原的生物合成 ABO血型系统的分子基础 1. O型个体只能产生H物质(孟买型例外); 2.H物质末端增加一分子的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即成为A抗原; 3.H物质末端增加一分子的D-半乳糖(Gal)即成为B抗原。 胎儿可产生ABH抗原 出生时抗原的抗原性弱 5-10岁时达高峰 老年的抗原性下降 ABO亚型红细胞上的A抗原 1.孟买型:基因型:hh,表型:Oh,红细胞及体液无ABH抗原,血清中有其抗体 2.B(A)型:红细胞上同时存在B抗原和很弱的A抗原,容易误判为AxB型。 A(B)型相仿。 二、Rh 血型系统 概述 抗Rh抗体一般指抗-D。 Rh血型抗原及抗体 1. Rh抗原:含D、E、e 、C、c五种,D抗原性最强。 2.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 Rh抗体临床意义:引起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 MNSs血型系统 M、N、MN、S、s、Ss型 MN与Ss基因复合体 MN系统抗M最常见,以IgM为主,抗N为冷凝集素 抗S与抗s由红细胞免疫产生,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 四、其它血型 第二节 红细胞血型检测技术 一、凝集反应 二、沉淀反应 三、溶血反应(hemolysis) 一、红细胞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MN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 1.正向定型 2.反向定型 (二) Rh血型鉴定 1.原理: (1)单克隆混合试剂检测法 用Rh抗血清(IgM+IgG型)试剂通过凝集反应对红细胞上Rh抗原进行鉴定。 (2)酶介质检测法 酶介质可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降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细胞间的静电排斥力,使细胞间的距离缩小,有利于IgG型小分子特异性Rh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上的Rh抗原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 (三)MN血型鉴定 1.原理: 用IgM类特异性抗M、抗N单克隆血清来鉴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M抗原和/或N抗原。 二、交叉配血实验 概念:血型配合性试验 分类 1.“主侧”配血 2.“次侧”配血 3.自身对照 二、交叉配血实验技术 1.盐水介质法 2.酶介质法 3.抗人球蛋白介质法 4.凝聚胺法 5.微柱凝胶免疫技术 第三节 白细胞血型 1. 包括红细胞血型抗原 2.白细胞本身所特有的血型抗原 3.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一、HLA系统基因、抗原结构 HLA基因型: 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6p21.3区域。 HLA抗原 1.HLA-Ⅰ类分子:有核细胞 2.HLA-Ⅱ类分子:抗原提呈细胞 HLA抗原临床应用 HLA多态性的研究; 器官和骨髓移植前组织相容性配型; 亲子鉴定; HLA与某些疾病的关联; 遗传学方面。 二、HLA系统抗原的检测方法 2.HL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PCR-SSP( PCR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SSO( 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PCR-RFLP(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SBT(PCR-直接测序分型 ) 三、粒细胞血型 分布:   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分类:  1.HNA-1抗原: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多态性的粒细胞抗原系统。  2.HNA-2抗原:其中HNA-2 a具有临床意义。 3.HNA-3抗原:其中HNA-3a表达于淋巴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脾脏、肾脏、胎盘细胞,是粒细胞聚集因子,与输血相关性肺损伤相关。 (一)粒细胞抗原抗体检测方法 1. 血清学方法:  a.粒细胞凝集试验  b.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粒细胞抗原捕获试验  c.粒细胞免疫荧光试验  d.流式细胞术 2. DNA分型技术: PCR-RFLP、PCR-SSP等。 (二)粒细胞抗体的临床应用 1.新生儿同种免疫粒细胞减少症 2.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3. 输血相关性肺损伤 4. 粒细胞输注无效 5.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 第四节 血小板血型 HPA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 血小板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