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_图像获取_定位_特征提取和特征识别.pdf
学生人格培育工程
THANKS
第一部分 人格培育工程的基本理论
1.人格
从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看,人格是带有个体独特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内在精神性状(知、情、意及自我意识)与外在行为方式相整合的综合体现。
内在精神形状
外在行为方式
典型行为
健全人格与成功人格
指人格的内隐心理机制,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在三者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意识及其相互作用。
内隐心理机制会通过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外在行为活动表现出来,这种体现内隐心理机制水平和特点并形之于外的个性倾向性,称之为人格的外显行为特征,即外在行为方式。
指的是在一类行为中具有明显特征的、不可或缺的、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行为。
2.人格培育
人格培育是指学生在学校的引导与支持下,围绕健全人格和成功人格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自我提升人格素质的人格定向养成过程。
3.人格培育工程
人格培育工程是指针对学生人格发展目标,从学生人格发展实际出发,按照“培育目标可明确设定,培育过程可操作实施,培育结果可测量评估”的原则,在整合和创新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的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评估与反馈体系在内的系统的教育培养工作。
4.实施人格培育工程的意义
具有良好人格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当前,大学生人格状况整体上是好的,但是有少数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部分学生知、情、意、行方面发展不协调,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发展不平衡;许多学生人格发展的自觉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人格发展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较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施加积极影响,使其自主自觉地健康发展。
返回
第二部分 人格培育工程的主要内容
1.指导思想
2.工作原则
3.工作目标
4.工作内容
5.工作方法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不断推进人格培育工作的科学化,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2.工作原则
坚持人格培育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坚持人格培育与将来社会需要相结合。坚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助推作用相结合。坚持提高内在精神性状和塑造外在行为模式相结合。坚持发展健康个性与消弭行为弱项相结合。
3.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人格培育工程,希望达到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够拥有健全人格素养;二是大部分毕业生在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同时,还要具有部分成功人格要素;三是尽量多的毕业生拥有成功人格素养,为获得成功、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提供有力支撑。
4.工作内容
大学生人格培育要从典型行为培养入手展开。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成长特点,着眼他们的未来发展,开展人格培育工作需要对大学生的三类十一项典型行为实施重点培养:第一类是调控自我行为,包括自我心理调控行为、道德自律行为、责任担当行为等典型行为;第二类是相处环境行为,包括适应环境行为、人际交往行为等典型行为;第三类是实现需求行为,包括表达与表现行为、行动与实践行为、学习与创新行为、沟通与合作行为、组织与协调行为、理想信念与人生规划行为等典型行为。学生个体在第一、二类各项典型行为上都有良好表现,即可视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在健全人格基础上,如果学生个体在第三类部分典型行为上有良好表现,即可视为具有成功人格要素;如果学生个体在第三类所有典型行为上都有良好表现,即可视为拥有成功人格素养。
5.工作方法
人格培育的实施途径包括内在精神性状提升和外在行为模式塑造,工作方法是内提法和外塑法。内提法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教育引导措施,提高学生的内在精神性状水平,形成对人格培育及典型行为培养的良好的自我意识,达到高度的理性自觉,为实施行为塑造奠定认识基础,提供内在动力;外塑法就是通过积极塑造学生的外在行为方式,提高其行为能力和水平,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促进其在人格培育及典型行为培养上的知、情、意状况的稳定和发展,不断增强自觉行为能力。内提法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应该怎样做”、“为何这样做”的问题,即让学生掌握人格培育目标和典型行为的理想表现及其意义;外塑法主要解决“怎样去实现”的问题,即让学生掌握实现人格培育目标、提升典型行为能力和水平的渠道、途径,学会进行行为塑造的方式和方法。
返回
第三部分 人格培育工程的实施
2.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
3.责任担当行为
4.人际交往行为
1.自我心理调控行为
1 .自我心理调控行为
自我心理调控,又可称为“自我调控”,一般是指人类个体根据目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自觉进行调节和控制,对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究 .pdf
- 《My family photo》(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国开电大《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专)》形考1-3及综合答案.pdf VIP
- ISO 10009-2024 质量管理——质量工具及其应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4-07).docx VIP
- 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7 大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pdf
- 美国国父——华盛顿课件.ppt
- 渔父文化内涵.doc VIP
- 2025年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93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腰椎穿刺术教师赛教案.docx
- 产后大出血的抢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