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发酵7项目七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7项目七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课件

所谓“杂菌”,指在发酵培养中侵入了有碍生产的其他微生物 几乎所有的发酵工业,都有可能遭受杂菌的污染。染菌的结果,轻者影响产量或产品质量,重者可能导致倒罐,甚至停产。 不同种类的杂菌对发酵的影响 不同染菌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种子培养期染菌:菌体浓度低、培养基营养丰富;在发酵前期或中期染菌,杂菌与生产菌争夺营养成分,干扰生产菌的繁殖和产物的形成,使生产菌无法正常生长,严重的引起倒罐;发酵后期染菌,虽然没有早期或中期染菌的影响大,一般会使产率下降并影响产物的提取。 因此,发酵后期染菌,如杂菌量不大,可继续发酵。如污染严重,可采取措施提前放罐。 不同染菌途径对发酵的影响 种子带菌可使发酵染菌具有延续性;空气带菌也使发酵染菌具有延续性,导致染菌范围扩大至所有发酵罐;培养基或设备灭菌不彻底,一般为孤立事件,不具有延续性;如果是设备渗漏,这种途径造成染菌的危害性较大。 染菌对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对过滤的影响。发酵液的粘度加大;菌体大多自溶;由于发酵不彻底,基质的残留浓度加度。造成过滤时间拉长,影响设备的周转使用,破坏生产平衡;大幅度降低过滤收率。 对提取的影响。染菌的发酵液含有更多的水溶性蛋白质,易发生乳化,水相和溶剂相难以分开;杂菌易粘附在离子交换树脂表面或被吸附,大大降低树脂的交换量;染菌的发酵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其它杂质,对产品的纯度有较大影响。 染菌对三废处理的影响 使过滤后的废菌体无法利用,发酵染菌的废液,生物需氧量(BOD)增高,增加三废治理费用和时间。 染菌问题是影响产率和后工序操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发酵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包括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内。这是习惯的计算方法,也是我国的统一计算方法。 从发酵工厂的生产经验来看,染菌原因是以设备渗漏和空气系统的染菌为主,其他则次之。 三、 染菌的实际情况分析 从染菌的规模来分析染菌原因 3、个别发酵罐连续染菌和偶然染菌。个别发酵罐连续染菌大多是由设备问题造成的,如阀门的渗漏或罐体腐蚀磨损,特别是冷却管的不易觉察的穿孔等。设备的腐蚀磨损所引起的染菌会出现每批发酵的染菌时间向前推移的现象,即第二批的染菌时间比第一批提早,第三批又比第二批提早。至于个别发酵罐的偶然染菌其原因比较复杂,因为各种染菌途径都可能引起。 从染菌的时间和类型来分析 四、发酵染菌原因 从染菌的时间和类型来分析 发酵过程中染菌的检查判断 杂菌的检查方法及比较。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显微镜检查、平板划线检查及肉汤培养检查。 检查结果应以平板划线和肉汤培养结果为主要根据 平板划线和肉汤培养应做三个平行样 要定期取样 酚红肉汤和平板划线培养样品应保存至放罐后12h,确定为无菌时方可弃去 取样时防止外界杂菌混入的措施 判断发酵是否染菌应以无菌试验结果为根据。 无菌试验的目的:监测培养基、发酵罐及附属设备灭菌是否彻底;监测发酵过程中是否有杂菌从外界侵入;了解整个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染菌的隐患和死角。 选择那些生产工序和时间的样品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科学合理的选择检查工序和时间,对于除去已污染杂菌的物料,避免下道工序再遭染菌,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有时即使由于检查时间较长,未能及时据导本批生产,但对于找出造成染菌事故的环节,分析染菌原因,杜绝染菌漏洞也是不可缺少的。 发酵的染菌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空气系统带菌 设备死角及渗漏 管道阀门死角及渗漏 操作失误等 因此, 要克服染菌问题, 必须从以上几方面入手, 层层把关, 严防杂菌进入。 设备和管件的渗漏一般是指设备和管件由于腐蚀、内应力或其他原因形成微小漏孔所发生的渗漏现象。这些漏孔很小,特别是不锈钢材料形成的漏孔更小,有时肉眼不能直接觉察,需要通过一定的试漏方法才能发现。 从日本工业技术院发酵研究所对染菌原因分析发现,这类染菌占33.85%,上海三厂的分析这类染菌为37.5%。所以说加强设备本身及附属零部件的严密度检查,对制服染菌是极其主要的,也是重要的。 由于发酵液具有一定的酸度和含有某些腐蚀性强的物质(如亚硫酸盐、硫酸铵等),冷却钢管很易受到腐蚀 冷却管是发酵罐中最容易渗漏的部件之一。而最易穿孔的部分是冷却列管的弯曲处,原因是弯曲处外壁减薄和加热煨弯时使材料的性质有所改变所致。冷却水的压力通常大于罐压,如果有微孔,冷却水就会进入发酵液而引起染菌。 为了及早发现漏孔予以排除,冷却管要定期检查作渗漏试验。 试漏方法有两种:气压试验和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是用手动泵将水逐渐压入冷却管,泵到一定压力时,观察管子有否渗漏现象。气压法是先在发酵罐内放满清水,用压缩空气通入管子,观察水面有无气泡产生以确定管子有否渗漏和渗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