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23课随堂检测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随堂检测
1.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D)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是(D)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政府的积极争取
C.英国,葡萄牙的衰落 D.改革开放及国力的增强
3.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A )
A.实现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A.B.C.D.A.B.C.D. “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1、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C)
A.《共同纲领》的通过 B.参加亚非会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
2、1950年发行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邮票”,它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B )
A不结盟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B)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的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4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一边倒”A.中国外交方针发生改变 B.中国已摆脱意识形态束缚
C.中国外交环境日益恶化 D.新中国外交政策逐渐成熟
6.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D)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巴黎和会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三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具体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问题: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
针对现象:殖民主义、霸权主义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周恩来、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
方针:“求同存异”
(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说出你的理由。
不矛盾。
理由: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是具体灵活地贯彻此原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