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 解题方法探讨.doc

《〈论语〉选读》 解题方法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选读》 解题方法探讨

《〈论语〉选读》 解题方法探讨 【教学目标】1、明确考纲,熟悉相关题型。 2、结合考题,掌握解题方法。 【重点难点】结合考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情,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学情 提问:论语题的题型有哪几种?你觉得最难把握的是哪种题型?为什么?(默写、选择题、探究题) 2、学习目标 (1)明确考纲,熟悉相关题型。 (2)结合考题,归纳解题方法。 二、熟悉题型,学习方法 1、考查对象 有关《论语》探究题,高考到底考什么。 请看下面的几道题目: 1、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2、(桀溺和孔子)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3、结合上述话语,对孔子的“交往观”作简要评析。 4、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观”?试作简要评述。 考查的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的评析 2010年考试说明原文有关《论语》选读的考查是这样解读的: 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首先是读懂,读懂基础上的评价。考题与考试大纲的要求是一致的。 2、初试真题 我们来看2009的高考是怎么考的。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举一反三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思想与文字的表达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想得清楚未必说得清楚、写得清楚。动笔练练。(请两生到黑板上展示答案。) 教学原则的概括不当主要问题是①审题不清②对文本不理解(展示“自主学习的原则”或“身教的原则”答案)评析请同学打分,老师打分。主要问题是评析不到位。(展示参考答案) 3、方法突破: 1、观点要明确。 2、评析要到位。 第一点,具体分析孔子的思想。 第二点,结合材料评析这种思想。 第三点,谈一谈自己对这种思想的看法,增强说服力。 三、实战演练,小露身手。(限时训练) 试一试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3.24)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7.3) (1)“无适”“无莫”是一种怎样的处世态度?(1分) (2)从回答子贡的问题和否定“乡原”等来看,孔子的这一思想具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1)恪守“中庸之道”。 (1分) (2)孔子的“中庸”思想具有灵活的变通性,不是通常的“折中主义”。(具体分析) 在孔子看来,真正的“中庸”并不是泥守居中,放弃原则的老好人,因而坚决反对和批判“伪中庸”——乡原。同时,他还认为不能简单地以众人(乡人)的“好”“恶”来判定“善”与“不善”。(结合材料) 这些均表明孔子“中庸”思想的特点就是在坚持原则下的“中行”而不“狂狷”,是一种“外柔内刚”式的处世哲学和生活姿态。(谈谈看法)(3分) 请两学生展示答案,同桌点评、打分。老师展示参考答案,同桌互评、打分。 四、转换题型,灵活应对: 1、题型变一变,怎么答 阅读《论语》中的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浙江五校联考)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的这句话阐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这种精神在践行中的标准是什么?请另结合《论语》中的某一相关章句,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中庸思想;标准是“义”。(“道义”“仁义”均可)(2分) 理解:中庸之道绝不是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而是一种始终以“义”为准绳的稳健主张。 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就体现了中庸的原则是“德”,即“义”。 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体现了中庸所谓的无过无不及并非无原则的调和。(3分) 教师提示:按照提供的方法能用吗,如果能用,大概的答案组织一下。把自己的想法、组织好的答案告诉同桌,讨论方法能用吗。 万变不离其宗 2、2010年高考,更是延伸到了课外,用课外知识引出课内知识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参考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变相默写)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求利。(具体分析) 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