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水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docVIP

达州市水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达州市水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达州市水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达州市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水果生产是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约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1/4。2012年,达州市果树种植面积达56万亩,产量36万吨,产值近9亿元,其中柑橘35万亩,产量23万吨;梨5.5万亩,产量3万吨;李6.5万亩,产量2.3万吨;桃3.5万亩,产量1.6万吨;其他种植面积较大的果树品种还有枇杷、葡萄等。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批优势产区和具有一定优势、特色的水果产品,如渠县锦橙、渠县脐橙、达县赵家温州蜜柑(又称无核橘)、达州脆李、宣汉县黄金槽枇杷等。   二、达州市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统一规划,品种布局不合理 由于宏观引导不足、指导不力,导致生产发展放任自流,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引种盲目布局现象突出,品种多而混杂且布局不合理,连片种植少,难以形成规模,没有拳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 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全市普遍缺少大批量、质量好、规格统一的水果产品。一些果树早、中、晚熟品种配置不当,如柑橘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18∶81∶1,李子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10∶70∶20,造成果品上市过于集中,给运输销售带来巨大压力,导致果贱伤农。   3. 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 苗木繁育体系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乱调乱运苗木现象比较严重,每年种植的果苗大部分是从外地引进,苗木品种不纯,质量难以保证,甚至有假劣种苗,这些严重制约了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4. 产销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达州市水果生产基本上是果农单家独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水果产品的销售绝大部分通过个体运销来实现。由于个体运销户规模有限,加上组织不严,管理不善,价格机制未形成,就更谈不上有统一的营销策略,使得全市水果销售难以形成竞争合力,不能保证水果销售渠道的稳定和畅通,形不成市场连锁效应。   5. 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储藏保鲜、加工滞后 达州市绝大部分鲜果采后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大小不一,颜色不同,无商标,包装低档,卖相不好;水果加工方面基本空白;运销与生产脱节,果品流通渠道不畅,开拓市场能力??强。   三、达州市水果产业发展对策   今后达州市水果产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做大规模,做优品种,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具体来讲,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1. 优化布局,规模发展 要严格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适地适树适品种和栽管并重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相对集中,规模种植,大力推进基地建设,集中打造一批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和优势水果产业带。力争通过4~5年的努力,使全市果树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其中柑橘40万亩、达州脆李10万亩、其他水果20万亩。具体布局是:在州河、巴河和渠江流域浅丘河谷区(海拔300~400米),要突出柑橘的优势地位,建立优质柑橘商品基地,形成拳头产品;在中、南部丘陵区(海拔350~500米),主要开发梨、李、优质桃、枇杷等多种水果,并适当发展早熟温州蜜柑、脐橙、优质柚等;在北部高山区(海拔700米以上),以落叶果树梨、李为主要开发对象,并积极发展板栗、核桃、猕猴桃等干鲜果品。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积极引进特色新品种,增添花色品种,不断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   2. 调整结构,科学发展 所谓果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水果品种结构应适应市场需求,不同水果品种之间要合理搭配,并要求果品质量好、竞争力强。二是侧重发展柑橘、达州脆李等主导优势水果,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其他名优新品种,将柑橘与其他水果的比重由目前的70∶30降到60∶40。同时,适当调整不同水果种类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即增加早、晚熟品种比例,减少果品集中上市的压力,实现相对均衡供应。柑橘重点发展长荷脐橙、纽荷尔脐橙、清家脐橙、新系塔罗科血橙、台湾椪柑、太田椪柑、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山下红温州蜜柑、大分1号特早熟蜜柑、琯溪蜜柚、爱媛30号、爱媛38号、春见、不知火等品种;梨重点发展早生喜水、圆黄、华山等品种;桃重点发展曙光、极早518、中油4号、中油5号、皮球桃、简阳晚白桃等品种;枇杷重点发展大五星枇杷;李子重点发展巴山脆李等达州脆李优良品种。   3. 突出特色,重点发展 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具有达州地方特色的水果品种的发展工作,特别是本地优良品种的发展。比如达州脆李、安仁柚、渠县锦橙等,均具有地方特色,若加强选优提纯复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另一方面,引进名优新品种,创建一批规模适度的精品果园、有机果园。   4. 创建品牌,高效发展 一是加强水果系列标准的制订,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二是全面推广优质水果生产技术,从以追求数量为主的高产技术转到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优质技术上来。积极推行“大枝修剪、配方施肥、生草覆盖、绿色防控、化学控梢、疏花疏果、完熟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