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上应用.docVIP

层次分析法在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层次分析法在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上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上应用   【摘要】对人流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而言,应急疏散能力的好坏对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公共场所的应急疏散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以减少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人员伤亡。   【关键词】层次分析;公共场所;应急疏散   公共场所一般是人流高度密集的场所,根据国内外公共场所安全事故统计来看,拥挤踩踏是最主要、也是危险程度较大的危险因素,易造成群死群伤。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的好坏对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体育场馆、剧院等,人流疏散集中表现在重要比赛、演出等超大型活动人流疏散上,这些超大型活动不论观众数还是人流密度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分析公共场所内的人流安全疏散问题意义重大。   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有多种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文在此以M市体育馆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应急疏散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推断体育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水平,同时也为体育馆在举行体育赛事、大型活动时提供参考。   1. 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弄清规划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   (2)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递阶结构,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   (3)确定以上递阶结构中相邻层次元素间相关程度,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对于上一层次的某个元素而言,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相对权值。   (4)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总排序,以确定递阶结构图中最底层各个元素在总目标中的重要程度。   (5)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考虑相应的决策。   2. 疏散流线分析   2.1疏散流线矛盾分析。   体育馆的交通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体育馆内部人流分三种:一是观众,占总人流量的 90%以上,是体育馆的主要人流;二是运动员或表演人员,根据体育馆的规模和级别不同,人流量会有所不同,一般为 50~100 人;三是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裁判、记者、来宾等,占总人流量的 1~3%。内部交通凸现的问题为各种人流的处理、紧急疏散人流逃生路线、群岛现象。   体育馆外部主要是解决建筑本身与城市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内部人流(包括车流)和城市其他人流(包括车流)的矛盾。   2.2内部疏散问题分析。   (1)在体育馆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比赛人员和来访参观人员等,他们在数量、使用时间和频率上的差异使得体育馆的人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拥挤或分赛现象。在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出入体育馆的主要是各种工作人员和参加训练的运动员,他们的数量较少,因此不会引起交通上的拥堵现象。而在有比赛的情况下,观众流的大量出现使得体育馆的交通会出现突然的拥挤现象。进场的时候,成股的人流分时段涌入,散场的时候,大量人流会同时疏散出场。如果交通组织处理不当,人流不能通畅的进出,就会在进场和出场时都给人压抑、拥挤和烦躁的感觉。   (2)体育馆内部人流组织的核心是路线直接短捷,避免相互干扰,观众和工作人员、运动员或表演人员、贵宾设专门的出入口和通道、楼梯,将运动员或表演人员、贵宾和工作人员的用房划归为内场,观众用房划归为外场,内外场应有所分隔。   M市体育馆将底层归为内场,二层以上归为外场,符合疏散人流路线的独立性。把观众出入口都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这样疏散方式就是空间立体的,比起各人流都集中在首层二维平面的,增加了疏散的灵活性与可能性。   2.3外部交通疏解分析。   对于体育馆建筑本身与城市交通的矛盾,考虑到在体育赛事时,人流量比较大,需在体育馆外围设置比较大的疏散广场,作为与城市交通衔接的缓冲地带。 疏散广场还可作为城市休闲广场,公共室外停车场等功能使用,以避免造成土地浪费。M市体育馆的外部较开阔,满足交通疏散的需求。   3. 应用分析   在对M市体育馆运行情况进行多次现场考察后得知,最近18次演出及比赛,体育馆每次容纳观众约12500人,活动结束后,看台观众从体育馆2层10~15号出入口离场,通过疏散平台进行疏散,疏散时间约为20分钟;运动员或表演人员、裁判员等通过1层1、2、4、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