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24课散文诗两首.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学案第24课散文诗两首

散文诗两首 课型:新授 主备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使用说明:结合写作背景,反复吟诵这两首诗。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 2、反复朗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 3、反复诵读中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 ?学习重点、难点:1、感悟文章的主旨 ? ??2、?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学法指导: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朗读法???勾画法? ?????????? 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知识链接: 泰戈尔高于普通诗人之处,正在于他能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的地方 还向前、向深处更进一步,进入妙悟的境地,进入“入神”的境界。 自学质疑: 1、字音:并蒂(?? )?菡萏( ??)????姊妹(????)???攲斜(????)???荫蔽(????) 2、?解释:花瑞:???????亭亭:??????????适意:?????????徘徊:?????????遮拦: 3、这首诗写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从而构成一组组甜美动人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挚的母子之爱。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边读边思考:第一节,写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非常得意、骄傲?。接下来调皮的孩子对妈妈做了哪些事? 4、指名读第二节,概括孩子对妈妈做了什么事?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 5、?朗读第三节,在妈妈做祷告时,我为妈妈做了什么?闭目想象:此时的妈妈的美,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受?? 6、指名读第四节,思考,妈妈读书时,我又做了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7、黄昏时分,我落到地上做什么?? 探究释疑: 1、用心感受。从文字中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红莲? (1)、红莲菡萏:??a.美丽的红莲,“亭亭”“?立”。?写出了红莲的美丽袅娜娇弱。“立”能不能换成“长”???b.看到这株红莲你会产生什么情感,(喜欢怜爱),你试着读一读? ???????????? (2)雨打红莲:?1.?柔弱无助,正遭受暴风雨的袭击, 2、哪些词句能体现红莲柔弱无助? 小结:我们在文中看到了一株美丽娇弱的红莲。这株红莲正遭受暴风雨的袭击,倍感孤独无助的时候,一张荷叶倾侧下来,为她遮挡住了风雨。 当堂训练: 1.泰戈尔: 作家、 、 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诗集《 》、《 》、《 》、《 》。1913年获得 奖。? 2.金色花:印度佛教圣物,印度圣树上的花,美丽纯洁,开金黄色碎花。? 3、注音:嗅(??? )?闻???????罗?摩(? ??)?衍(?? ?)?那??????花瓣(?????)????????膝(? ??)? 4、.思考:(1)作者把孩子想象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想象?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问什么还向妈妈保密? (3)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拓展延伸: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2诗中用 、 、 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教学后记: 总结: 反思: 评价: 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章节:第24课 课题:散文诗二首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页码: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