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

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 胡庚申 盛 茜 (清华大学外语系 北京市 100084) 摘 要 本文以90年代在我国外语、翻译、外事等学术性期刊和专业文集上发表的论文为依据,按照理论 性研究、技巧性研究、教学与训练研究等三大类,对我国近10年的口译研究作一综述。作者指出,口译研 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的特征;口译理论研究将与现代语言学、跨文化交流学等其他学科理论更紧密地联系 起来。这种发展将成为口译研究的一个趋势。 关键词 口译研究 综述 发展趋势 Abstract Reviewing the papers and books published in the domain of foreign languages,translation/interpreta- tion,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etc.,the author presents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interpreting in China in the 90s. The research on interpreting is general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theoretical studies,practical skills and techniques,and teaching/training programs.The trend of research on interpret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is also predicted.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deeper studies on interpreting will be further linguistics_ori- ented and communication_based with a characteristic of cross_disciplines. Key words research on interpreting, review, trend   1990年第4期(总第84期)的《外语教学 与研究》发表了拙文《近年来我国口译研究综 述》,从后来的引用、参考、评述等情况看,还是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前,《中国科技翻译》杂 志主编约我写篇文章,考虑到进入90年代以 来,口译活动和口译研究又有长足的发展,我便 想在上一次“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近10年来 的口译研究再作一综述。现仍按理论性研究、 技巧性研究、教学训练研究等分类列述如下。 1 理论性研究 关于口译活动的原则、特点、程序步骤、语 体风格、临场心理、质量标准、量化评估以及忌 讳等内容的研究,一般归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 近年来这类研究占相当比例。 1.1口译的原则 口译原则决定了质量。口译的原则是什 么?在跨文化交际时,由于交际双方的语言、文 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因而会产生 在表达同一语言功能时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 式。此时,口译的原则应符合语言社会功能的 特征,即准确性、得体性和符合文化(庄恩乎, 1997:3—22)。 从口译原则上说,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只须 用第一人称直接翻译,无须用第三人称转述,少 用“也许”“大概说”之类的口头语(楮广友, 1997)。 1.2口译的特点 口译是及时地、独立地进行的一次性(口 头)翻译(吴冰,1995:2)。口译时,要从大处着 眼,抓住原话的实质内容,快速、灵活而又正确 完整地再现原话,应主要采用意译(王学文, 1993:7)。口译有如下特殊性:压力大,只许成 功,不许失败;任务紧迫,没有推敲查询的过程; 口译人员知识面要广,要能在现场解决问题(陈 嗣良,1994)。 1.3口译的程序步骤 关于口译的程序步骤,各人说法不尽相同, 但内容大同小异,即都强调即时性。口译过程 达(王平,1993)。口 译人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完成听、分析、 记忆和表达的任务(陈菁,1997)。 颜苏(1994)认为,口译包括听力、理解、表 达三个步骤。译员要在听清、听懂的基础上进 行理解。这种理解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全面 理解讲话内容,并对所译内容进行必要筛选,果 断取舍,最后再准确地以译语表达。 林康文(1997)认为,译员在尽量听清每句 话的同时,要留意讲者表情,听懂后再运用各种 口译技巧,以意群为单位,拆散来译。做一些必 要的笔录,以利于抓住关键内涵,突出重点。最 后,用熟练的口语表达出来。具体到同声传译, 其三个阶段,即理解、转换和表达,紧密衔接,几 乎同时发生。同传译员要(1)倾听、理解、记忆 译源所说的话;(2)瞬间转换成译入语;(3)选择 适当时机表达;(4)表达的同时注意倾听、理解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