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植茶技术地理扩散与世界四大茶叶产区
中国植茶技术地理扩散与世界四大茶叶产区
摘 要:茶叶原产于中国,因其富含人体所需的数十种矿物质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具有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等诸多功效,加之物美价廉,因而深得人们喜爱。在过去的1500年间,茶叶作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不断从中国向世界各地进行地理扩散。目前,世界上茶叶生产国已有50多个,由于受茶叶生境条件的制约,茶叶生产主要集中于南北纬30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形成了东亚、南亚、东非和东南亚四大茶叶产区。本文从世界茶叶的起源和地理扩散入手,分析了世界茶叶生产的起源、扩散与地理分布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茶叶的生产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茶叶;地理扩散;四大茶叶产区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茶叶属双子叶植物科,约30属500余种,其中,中国有14属397种。茶叶不仅含有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矿物质和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因其物美价廉成为人们广泛饮用的饮品。在包括咖啡、可可在内的世界三大饮料中,茶叶堪称三大饮料之首。
1 茶叶的起源与地理扩散
茶叶最早起源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即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一带。早在春秋时期,茶叶作为药用已引起古代中国人的关注。据西汉王褒所撰《童约》中记载:四川的蒙顶山是我国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蒙顶山地处四川省雅安市和名山县之间,是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山体为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0千米、宽约4千米,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这里多雨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一月平均气温5度左右,七月平均气温23度左右。无霜期高达308天。降水丰沛,雨日多达200天左右,常年降雨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境条件。公元前53年,僧人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一些野生茶的药理作用,后将其驯化并进行人工栽培,首开人工栽培茶树之先河。因此被誉为世界上种植茶叶第一人,被后人尊称为“茶祖”。蒙顶山也因此被称为“世界茶文化圣山”。后茶叶种植由此向世界各地扩散。
茶叶生产的地理扩散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1世纪~??元16世纪):茶叶在中国国内及东亚传播与扩散阶段。本阶段自公元前53年吴理真蒙顶山植茶到公元16世纪,历时1600余年。早期,茶的种植仅限于四川一带,至秦汉时期,已出现了简单的茶叶加工。秦统一中国后,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遂由四川沿长江向东部地区扩散,先扩散至长江流域一带,此后,在秦岭—淮河以南适宜茶叶生长的广大地区陆续开始了茶叶种植与加工。据唐代陆羽所撰《茶经》记载:至唐代,全国已形成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八大茶叶产区[1]。饮茶之风也在全国各地兴起,唐宋时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十大名茶:即: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和祁门红茶。
茶叶在中国国内扩散的同时,也在向中国的近邻朝鲜及日本传播。早在公元6世纪和7世纪,朝鲜半岛上的大批新罗僧人为求佛法来到中国,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高丽时代金富轼《三国史记.新罗本纪》载:“茶自善德王有之”。善德女王公元632年~647年在位。由此可见,新罗饮茶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2]。
茶叶种植技术传到日本始于9世纪前期,比朝鲜半岛大约晚200多年。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学佛归来的最澄和尚带回了茶籽,种在日吉神社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3]。
第二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茶叶由中国向南亚、东南亚及拉美地区扩散阶段。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殖民者相继到达东方。中国的茶叶种植、加工及饮茶习俗引起西方殖民者的广泛兴趣。1607年荷兰从澳门运茶至印度尼西亚万丹,然后于1610年带回荷兰, 首开欧洲饮茶之风[4]。此后,茶叶消费量迅速扩大。但由于欧洲大多地处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无法满足茶叶种植的需要,荷、英等国开始将中国的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陆续引进到他们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殖民地。184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从中国将茶树和茶籽引进到印度和斯里兰卡。由于南亚、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使茶叶种植及加工在这些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备受欢迎的印度阿萨姆红茶,就是利用1836年引进的我国红茶制茶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的,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也一度成为继我国以后的第二个商业茶叶生产地区。
同期,中国的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也开始向拉美地区传播。1808年葡萄牙王室为避战乱初迁至巴西里约热内卢后,葡摄政王若昂六世企望巴西取代中国直接向欧洲出口茶叶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VIP
- 糖尿病入院记录模板.docx VIP
- soap病历中医的书写课件.ppt VIP
- V90伺服驱动器与S7-1200通过FB284进行PROFINET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非常详细).docx VIP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