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折概论课件_4
* * * 固 定 垫 平垫:适用于肢体平坦的部位。方形或长方形,其宽度可稍宽于该侧夹板,用以大与肢体的接触面;其长度可根据作用部位而定。 塔形垫:适用于肢体凹陷关节附近。做成中间厚、两边薄象宝塔形的固定垫。 梯形垫:适用于肢体斜坡处。做成一边厚、一边薄象梯形踏步式的固定垫。 * 固 定 垫 高低垫:通用于锁骨骨折。做成一边高、一边低的固定垫。 抱骨垫:适用于髌骨骨折。呈半月状,可用绒毡剪成。 葫芦垫:适用于桡骨头脱位。做成两头大、中间小,象葫芦状的固定垫。 大头垫:适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将棉垫包扎于夹板的一头,做成蘑菇状的固定垫。 横 垫: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一般长约6~7 cm,宽1.5~2 cm,厚约0,3 cm。 * 固 定 垫 合骨垫:适用于下尺桡关节分离。 分骨垫适用于前臂尺、桡骨骨折。骨折复位后,以一根铅丝为中心,外用棉花卷成梭形分骨垫(直径l~1.5 cm,长约6~10 cm),置于尺、桡骨骨间隙背侧、掌侧。分骨垫中放一短铅丝的作用是在X线检查时便于了解其位置是否安放恰当。分骨垫不宜卷得过硬和过粗,否则易产生压迫性溃疡。 空心垫:适用于内踝骨折、外踝骨折。骨折复位后须在内、外踝处放置固定垫时,为了适应内、外踝的骨隆凸外形防止局部产生压迫性溃疡。可在平垫中央剪一圆孔,即成空心垫。 * 固定垫固定法 根据骨折的类型、移位的情况,在适当部位安置固定垫。常用的有两垫、三垫固定法。 两垫固定法:适用于有侧方移位的横断骨折。骨折复位后两垫分别置于两骨折端原有移位的一侧,以骨折线为界,两垫不能超过骨折线,以防骨折再发生损侧方移位。 三垫固定法:适用于有成角移位的骨折。骨折复位后,一垫置于骨折成角移位的角尖处,另两垫置于尽量靠近骨干两端的对侧,三垫形成杠杆力,防止骨折再发生成角移位 * 固定垫固定法 两垫 三垫固定法 * 夹板固定 (5)扎带 用1~2 cm宽的布带或绷带折叠成扎带3~4条,依次缠扎中间、远端、近端。活结扎在前侧或外侧板上。扎带的松紧度以包扎后能在夹板面上下移动lcm为适宜。 * 夹板固定 (6)夹缚固定的包扎方法 续增包扎法:骨折复位后,维持患肢在合适的体位,敷贴上平整均匀、厚薄适宜的外治药物,再从患肢远端开始向近端包扎绷带1~2层,放置固定垫,安放对骨折起主要固定作用的两块夹板,以绷带包扎两圈后,再放置其他夹板。在夹板外再用绷带包扎覆盖,使能维持各块夹板的位置。然后从近侧到远侧缚扎带3~4根,每根扎带绕肢体两周后结扎。此法之优良是夹板不易移动,较为牢靠。 * 夹板固定 (6)夹缚固定的包扎方法 一次包扎法:骨折复位敷药后,先包绷带,然后将几块夹板一次安置于患肢四周,外用3~4根扎带捆扎。此法使用的绷带较少,夹板的位置容易移动,应经常检查,以免影响骨折的固定。 夹板固定时遇有腋窝、腘窝等血管、神经丰富之处,经受不住过紧的扎缚,应加用棉垫包护。 夹缚松紧度要得宜,既要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也要防止引起皮肤压迫性坏死、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 * 夹板固定 (7)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肢体肿胀消退,可用软枕垫高。 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特别固定后1~4天内更应注意肢端动脉的搏动以及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或足趾主动活动等。 若在夹板内固定垫处、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出现固定的疼痛点时,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 注意经常调整夹板的松紧度。患肢肿胀消退后,夹板也将松动,故应每天检查扎带的松紧度,及时予以调整。 定期作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位,特别在复位后2周内要勤于复查。若再发生移位,应再次进行复位。及时指导病人进行练功活动。 * 夹板固定 (8)解除夹板固定的日期 夹板固定时间的长短,主要是依据临床愈合的具体情况而定。 * 骨折外固定 (二)石膏绷带 原理:利用石膏吸 水可重新结晶而硬化的特性,在石膏绷带浸水后,缠绕在肢体上数层,使成管形或做成多层重叠的石膏托,用湿纱布绷带包在肢体上,凝固成坚固的硬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 位置:肢体关节必须固定在功能位或所需要的特殊位置。须超过骨折部上下两关节固定。 优缺点:优点:能根据肢体的形状而塑型,固定作用确实可靠。 缺点:无弹性,石膏固定后容易发生过紧或过松的现象,又不能随时调节松紧度,也不适于使用固定垫,掌握不当则易影响肢体血运或造成压疮。其固定范围较大,使关节在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 八年级上册物理(2024年新教材)教材课后习题-练习与应用(原动手动脑学物理).docx VIP
-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JGJT231-2021.pdf VIP
- 动物学全套课件.pptx VIP
- 公务礼仪培训.pptx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2025年全国高考一卷英语真题(原卷版).docx VIP
- Audition实例教程(Audition CC 2019)全套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全文版).doc VIP
- GA602-2013 干粉灭火器装置.docx VIP
- 初中校园心理剧剧本集合3篇.docx VIP
- 冷库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