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蔬菜竖式栽培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蔬菜竖式栽培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蔬菜竖式栽培生产技术研究项目实施区在济宁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内,其中种植区面积3000米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引进国内外名优特新蔬菜品种160个,研究出泡沫立柱栽培、盆钵立柱栽培、墙面栽培等6种竖式栽培模式,并配套研究出了温室环境调控、营养液调控等相关技术。经实地测产验收,该栽培模式平均每平方米1个蔬菜栽培柱,单柱单茬(次)产生菜等叶菜2.66千克,折合亩产量1773.4千克,是平面栽培产量的3.05倍,并在土地利用率、节水、节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将项目实施主要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引进国内外名优新品种
通过项目实施先后引进了120个叶菜类品种、40个茄果类品种,经过在温室中不同生长季节的种植栽培试验(见表1),筛选出了适宜竖式栽培的具有生长强健、丰产稳产、品质好、抗病性强、耐寒、耐热等优点的蔬菜品种112个。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白背天葵、蕹菜、红叶甜菜、韭菜、奶油生菜等5个叶菜类品种,表现出了强大的产量潜力和良好的抗病性、抗逆性,适宜在温室内进行竖式栽培,亩产量最高可达1773.3千克;而彩椒、大白菜未表现出应有的产量潜力,且出现抗病性弱、抗逆性差等不良农艺性状,亩产量仅在600~666.7千克范围内,不适宜进行温室竖式栽培。经试验最终选出适宜春秋季节温室竖式栽培的有蕹菜、红叶甜菜、番杏等30个品种,适宜冬春季节温室竖式栽培的有奶油生菜、白背天葵、油麦菜等82个品种。
二、探索研究不同竖式栽培模式
通过项目实施探索研究出泡沫立柱栽培、塑料盆钵立柱栽培、墙面栽培、屋顶管道栽培、沟槽式栽培、平面水培加立柱栽培6种竖式栽培模式。其中,泡沫立柱栽培每柱由13个泡沫柱叠合而成,单个泡沫柱高15.5厘米,上有5个定植杯插孔,定植杯由直径50毫米的聚氯乙烯(PVC)管截制而成,每个泡沫柱内部衬以海绵和无纺布,以供存贮液体。盆钵立柱栽培由硬质塑料盆钵叠合而成,每柱13个盆钵,在每个盆钵突出的盆瓣处定植蔬菜。屋顶管道栽培由直径20厘米的PVC管道做成,并挖制间距20厘米的定植小孔,每个管道两端用细管连接,以实现营养液的回流。沟槽栽培采用“V”字形泡沫沟槽,配合滴灌系统,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式生产蔬菜。平面水培加立柱栽培是一种在立柱栽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新型栽培模式,即在立柱栽培的下面运用平面水培的方式实现营养液的综合利用。这几种栽培模式均由营养液池、水泵、供排液管道与支撑载体相连接,通过供液、排液系统实现营养液的循环利用。
三、开展综合配套技术
1. 科学调控栽培环境 竖式栽培研究中大多数蔬菜为叶菜类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好的耐弱光性,且喜欢冷凉的气候条件。夏季栽培耐热品种,白天控制温度在22~28℃之间,夜间在15~20℃之间,温度最高限为32℃;冬季栽培耐寒品种,白天控制温度在15~20℃范围内,夜间在10~15℃范围内,温度最低限为5℃。利用现代化智能温室,综合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夏季利用外遮阳网覆盖遮阴、内部湿帘风机降温,冬季夜间暖气加温、白天打开外遮阳网补充光照,在炎热夏季中午、冬季供暖季节,采取喷水加湿的方法增加空气湿度,创造作物最优生长环境,满足生长需要。
2. 合理密植 本课题为探讨竖式栽培的最适宜密度,确保蔬菜既获得较高的产量,又方便农事操作,对柱式栽培和墙面栽培进行了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选用品种为苦苣,结果见表2、表3。
表2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柱式栽培方式后,亩产量随着栽培柱密度增大而增加,单株重随栽培密度加大而减少,且不同竖式栽培密度条件下产量均大幅高于传统平面栽培方式。栽培柱密度为0.5柱/米2时亩产量较低,因此产值较高,农民增收少;密度为1柱/米2时亩产量较高,比密度0.5柱/米2亩产量高960.48千克,商品性状好,产值高,且农事操作方便,通风透光良好;密度为1.5株/米2和2柱/米2时,亩产量虽较1株/米2高,但商品性状较差,产值较低,农民增收较少,且柱体过于拥挤,生产管理和农事操作不便。综合以上结果分析,栽培密度以1柱/米2较为适宜,在此密度下,产量是平面栽培的3.05倍,密度是平面栽培的4.69倍,产值高,可大幅度促进农民增收。
表3的试验结果表明,墙面栽培中单株重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栽培密度为33株/米2产量最高为1.98千克,且下部黄叶、烂叶少,易于采收。综合分析,墙面栽培以每平方米33株最为适宜,定植杯呈“之”字形排列,此密度下生长整齐,株形匀称,外形美观。
3. 营养液管理技术
①研制营养液配方。为寻求最佳营养液配方,使蔬菜生长健壮并增加产量,同时节约用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结合国内外配方并根据叶菜类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研制出了新的配方(见表4),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x
- 医养中心营销策划方案.pdf VIP
- 2025年医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报告: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 电气设备-独家解析-特斯拉4680电池结构与工艺设计-杭州车知知.docx
- 民族团结进步.pptx VIP
- 【OBE课程改革】《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pdf VIP
- 武汉地区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成井方法、基坑工程连通性抽水试验、降水水位计算与预测、回灌试验技术要求.pdf VIP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docx VIP
- 【完整版】视频会议系统_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x VIP
- 国新基金组织架构.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