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ppt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李淮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coencepha-lopathy (CADASIL) 研究历史回顾 本病首先报道发生在欧洲家族 1993年后在美洲、非洲及亚洲亦有家族病例报道 1993年Tournier-Lasserve提出CADASIL病的概念 1994年5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CADASIL病会议 我国于2000年报道本病病例, 发现的CADASIL家系已经达到20多个 概 述 是一种非动脉硬化性及非淀粉样血管病性脑血管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微小动脉病,致病基因定位于19p12的Notch3基因 以中青年起病、反复发作皮质下梗死、偏头痛发作、血管性痴呆等为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类似Binswanger病,无高血压病史 临床特点 反复发作脑缺血性小卒中 进行性或阶梯样发展的智能减退以及精神异常,最终进展为——痴呆 疾病早期出现——典型偏头痛 眼底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弥漫性视网膜动脉狭窄 头颅MRI检查:中发现脑深部白质和灰质核团腔隙性脑梗死以及白质脑病,其中颞极的白质损害最为特征性 眼底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弥漫性视网膜动脉狭窄 头颅MR I检查:发现脑深部白质和灰质核团腔隙性脑梗死以及白质脑病,其中颞极的白质损害最为特征性 临床表现 平均发病年龄45岁 不同家族发病年龄范围变异在40-68岁,发病年龄差异较大 病程10-30年 平均死亡年龄65岁,范围可介于30-80岁 脑缺血发作 反复发作脑卒中或TIAs 从TIA到完全性中风 主要为皮质下梗死 2/3患者表现为纯运动、轻偏瘫、共济失调、纯感觉、感觉运动等典型腔隙梗死 40%患者临床只表现为单一的脑缺血 痴 呆 见于2/3患者 发病年龄较晚,平均40-70岁,至65岁时,80%患者有痴呆表现,90%患者同时合并有反复中风发作致使认知功能障碍呈阶梯式进展恶化 痴呆诊断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认知功能障碍呈皮层下型,以额叶症状和记忆障碍突出 偏头痛 可作为本病首发症状,易被误诊 先兆性偏头痛发作是最早的临床表现(约占20%-30%患者) 平均发病年龄<30岁,多见于20岁前 先兆症状——多为视觉、感觉等,基底动脉型、偏瘫型、延迟性先兆型发生率亦很高 情绪障碍 20%患者有情绪障碍 多表现为严重抑郁或抑郁-躁狂 对治疗反应不佳 发病机制不详,可能和基底节及额叶皮质病变有关 其 他 6%-7%患者有全身和泛化性癫癎发作 耳聋、脑神经麻痹 脊髓和肌肉疾患亦有报道 影像学表现——MRI 类似Binswanger病表现 脑室周围白质、小脑中脚、基底节区和丘脑部位多发性小的线状、点状病灶、可在皮质下对称融合成片 影像学表现——MRI MRI其他区域白质亦可见广泛高信号 特别在侧脑室旁和半卵圆中心区 影像学表现——MRI 随年龄增长,异常范围扩大增多 可累及全部脑白质,双侧颞极 脑干白质亦可受累,主要局限在脑桥 小脑不受累 影像学表现 5 个CADA S IL 家族的核磁共振改变 先证者1头部MRI 显示双侧颞极呈等T 1长T2 信号改变 双侧大脑半球多灶性或弥漫性白质疏松 先证者1头部MRI显示 双侧额、顶、枕以及侧脑室旁白质出现多灶性等T 1和长T2信号 左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外囊和胼胝体体部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头部MRA检查无异常 双侧丘脑、基底节、外囊和胼胝体体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先证者3的头部MRI显示 双侧丘脑、基底节、外囊和胼胝体体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双侧颞极等T1 稍长T2 信号, 双侧额、顶、枕部以及脑室旁白质多灶性等T 1和长T2 信号 头部MRA检查未见异常 病理学表现 CADASIL为全身性血管病,但以脑血管受损为主 表现以非动脉硬化性、非淀粉样血管病性血管所致的皮质下多发性梗死灶和弥漫性脑白质异常为特征 半球白质出现弥漫性脱髓鞘,在两个半球对称分布,以额叶、顶叶、枕叶最明显 基底节、丘脑、中脑、脑桥均可见深部多发性小梗死灶 病理及发病机制 小动脉病变是本病主要致病机制 脑白质、基底节、丘脑的穿通支小动脉广泛变性,表现为小动脉内膜下纤维增生和透明样变性,小动脉壁向心性增厚 伴动脉中层广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壁间水肿,可累及血管周围间隙 病理及发病机制 小动脉中层可见periodic acid-Schiff(PAS)阳性物质沉积及有抗弹力蛋白单抗阳性反应 这些改变干扰BBB完整性,使血管受损 病理及发病机制 超微结构研究显示:小动脉内膜、基底层正常,中层明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