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系统解剖学位听神经系统总论
按形态: 1、假单极神经元 2、双极神经元 3、多极神经元 按功能和兴奋传导方向: 1、感觉(传入)神经元 2、运动(传出)神经元 3、联络(中间)神经元 *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神经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神经系统的研究也从器官、组织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下面介绍部分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技术。 ⒈传统的组织染色技术:用以了解各种神经元的形态、神经核和神经束之间的联系,常用方法有Golgi银浸染法、Cajal法、Nissl法等。 ⒉神经通路追踪技术:主要是利用轴突运输的已知分子进行逆行和顺行追踪,如辣根过氧化物酶轴突逆行追踪法、荧光色素逆行标志法、细胞毒植物凝集素追踪法等。较常使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⒊化学神经解剖学常用的方法:如诱发荧光法、组织化学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后一种方法应用最广泛。 ⒋放射自显影技术 ⒌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研究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过程、损伤后修复和对药物等因素发生反应时的基因表达变化。如原位杂交、印迹(blotting)技术等 由于光学技术的进展,显微镜和显微技术也随之发展,使神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使用的最多最广泛的是普通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近年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它具有对厚的标本进行光学切片、重塑三维图像、对细胞进行动态观察等先进性能,将促使神经系统的研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 联系感觉器内容:外感受器、内感受器、本体感受器。 * * * 提示锥体束可能有损伤。 * *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组合编排方式,故用不同的术语表示。 灰质gray matter 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因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如脊髓灰质。 白质white matter 神经纤维在中枢部集聚的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而色泽白亮而得名,如脊髓白质。 皮质cortex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 髓质medulla 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 神经核nucleus 在中枢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 神经节ganglion 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集聚处称神经节。其中由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等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的为感觉神经节,由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的、与支配内脏活动有关的称内脏运动神经节。 纤维束fasciculus 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神经nerve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集聚在一起称为神经。包绕在每条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称神经外膜,结缔组织伸入束内将神经分为若干小束,并包围之,称神经束膜,包在每根神经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称神经内膜。一条神经内的若干神经束,在神经全程中常反复编排、组合,了解一条神经内神经束的编排,对神经损伤后的缝合是很重要的。 (大脑皮质) (小脑皮质) (神经核) (锥体细胞) (大脑皮质) * 庭蜗器 前庭蜗器Vestibulocochlear organ 又称耳ear,包括前庭器vestibular apparatus和听器auditory apparatus两部。二者的机能虽不同,但在结构上关系密切。按部位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图15-1)。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收集和传导装置,是前庭蜗器的附属器。听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听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觉器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重力变化和运动速度刺激的感受器。 * 第 一 节 外 耳 外耳external ear 包括耳郭、外耳道和鼓膜三部。 耳 郭 耳郭auricle 位于头部的两侧,凸面向后,凹面朝向前外(图15-2)。弹性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耳郭上部的支架,表面覆盖着皮肤,皮下组织少但神经血管丰富;耳郭下1/3为耳垂auricular lobule,耳垂内无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是临床常用采血的部位。 耳郭前外面的周缘卷曲,称耳轮。耳轮前起自外耳门上方的耳轮脚,耳轮构成耳郭的上缘和后缘,向下连于耳垂。耳轮的前方有一与耳轮平行的弧形隆起,称对耳轮。对耳轮的上端分叉形成对的窝为耳甲腔。耳甲腔通入外耳门external acousti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两脚之间的三角形浅窝,称三角窝。耳轮和对耳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系统解剖传导路.ppt
- 系统解剖学15次腹盆部血管下肢血管+静脉一.ppt
- 系统解剖学17次课视器.ppt
- 系统解剖学17脑脊髓被膜血管脑液循环.ppt
- 系统解剖学19觉传导通路.ppt
- 系统解剖学20运传导通路.ppt
- 系统解剖学21脑脊髓被膜及脑液循环.ppt
- 系统解剖学26+小间脑端脑.ppt
- 系统解剖学27+神经系统传导通路.ppt
- 系统解剖学28+脑脊髓膜及血管.ppt
-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练习卷 (含答案).pdf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核心考点归纳(含答案).pdf
- 氧化还原滴定与沉淀滴定的相关计算-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复习(全国)解析版.pdf
- 数与式一(有理数、实数和代数式,60题)-2021-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分类汇编(上海专用).pdf
- 议论文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pdf
- 2025年人教版新高一英语学困生专项复习《完形填空》.pdf
- 2023-202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交通(全国通用)解析版.pdf
- 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代史·选择题(全国通用)原卷版.pdf
- 氧化还原滴定与沉淀滴定的相关计算-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复习(全国)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