漈头导游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漈头导游词

古村漈头导游词 欢迎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导游吴XX,欢迎您来到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鸳鸯溪风景名胜区旅游。今天的古村——漈头之旅就由我竭诚为您服务,预祝大家玩得尽兴,下面简要的介绍漈头古村的概况。 从屏南县城沿屏宁二级公路往东5公里处,坐落着一座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漈头村,近年来,漈头村凭借其传奇的文化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到此观光。 漈头村肇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全村方圆31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现有村民812户4000多人口。过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曾是商贸发达之地,聚集过不少文人商贾。 漈头村的科举文化、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武术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文物古迹都是远近闻名的,享有屏南“四大书乡”之首的美誉。历代科举人士达200余人,其中有参与编修明《永乐大典》弃官还乡的黄童,有深受林则徐关注的“叔侄两进士”张方矩、张正元,有编纂《国音宝典》的同盟会会员张赞等。 漈头村还被誉为“戏剧之乡”,屏南七种地方戏有四种都发祥于此。生旦净丑、琴箫古乐,余音犹在。从江湖班、采茶戏到四平戏、平讲戏、杖头木偶戏,后来又以“闽剧”闻名与各县,堪称屏戏之冠。 漈头村的武术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早在两百多年前,逃难而来的泉州少林寺铁头和尚(陈云齐)就隐居在村北的慈音寺并在此传授武术,因此漈头武术有“甲于闽北各县”之称,至今仍代代相传,保留研武习武的优良传统。 漈头村文物古迹胜景众多,保存较完好的有古名居群(占地1万多平方米)、祠堂群(张氏、黄氏祠堂四座); 千年古井、鲤鱼溪、日照岩瀑布; 慈音寺、拓主殿、齐天大圣殿; 红娘树、水松林、柳杉群; 古廊桥、古凉亭、古牌坊群、古墓群(包括高士御葬墓、南少林铁头和尚墓、文武庠生张步齐墓、空宠墓等); 古楹联、古梧桐柱联、古牌匾、清朝“皇帝圣旨”等等。 漈头村“古”香浓郁,“古”色可餐。她像一幅藏之深山、美轮美奂的古画;她像一首文采斐然婉约感人的古词;她像一坛甘醇浓郁、含英咀华的古酒;她像一曲穿越历史、余音绕梁的古乐!走进漈头村,您准会被这里浓郁的古文化气息所陶醉,准会被这里独特的人文景观所吸引。 在前往漈头古村的路上,我们将会路过惠泽龙闽派黄酒博览园。 屏南是远近闻名的黄酒之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明代进入红曲酿酒的兴盛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酿酒,酒库遍布村落。惠泽龙酒就是从宋代流传下来的,历经岁月洗礼,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老字号、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福建省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称号,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 惠泽龙闽派黄酒博览园是福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也是全国第一家红曲黄酒博览园。博览园依山而建,园区面积2万平方米。以“一坊二馆三区”为主题,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展现闽派黄酒文化魅力。其中“一坊”是指惠泽龙老酒坊,“两馆”是指农耕体验馆和闽派黄酒文化馆,“三区”是指现代化生产区、原酒藏储区和产品展示及品鉴区。惠泽龙闽派黄酒博览园通过“一坊二馆三区”为游客系统地阐述了闽派黄酒的发展历程,阐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老字号、福建省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博览园运行期间,游客可以亲自动手酿酒,体验传承技艺的神奇魅力,从观光互动中学习、感悟历史文化。满足游客休闲、观光、旅游、购物等多元化需求,是亲子游、体验游、团队游、自驾游的好去处。 各位朋友,在博览园体验完了闽派黄酒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我们接下来要去参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漈头。 下车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年龙井。井水清澈见底,常年永不干涸,从被磨光的石板来推测,我们便可以知道其年代的久远了。接下来让我们去探寻名闻遐迩的鲤鱼溪—— 漈头鲤鱼溪,原名竹溪,也叫九曲溪,溪边设埠,溪中筑坝,埠可供鲤鱼栖息、避洪,坝供人们汲水、洗涤。溪中鲤鱼起源于何时?何以能源远流长?传说不一,有说源于唐朝,有说传自宋代。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乾隆年间,屏南建城董首,文武庠生张步齐对漈头鲤鱼溪的鲤鱼曾赋诗有“高山活水注川流,作对游鳞逐浪游”的诗句。几百年来,由于在这1000多米的溪流中生活着数也数不清的鲤鱼,故后人将其改名为“鲤鱼溪”。溪流从村中缓缓流过,将村庄一分为二,但横跨在溪面的数十条石、木板桥却把南北两岸的村民紧紧地连为一体,溪水清澈见底,鲤鱼繁多,相互嬉戏。 (要想近距离地观赏鲤鱼,与鱼同乐、可带鱼食,喂鱼取乐)。只要你向溪中散落鱼食,鲤鱼就成群结队向你扑来,那鲤鱼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扑食姿势不同,有的探头、有的扬鳍、有的甩尾、有的倏忽往来,可谓彩鲤戏水,婀娜多姿,活泼可爱,鱼跃人欢,构成一幅幅人鱼同乐和谐自然的大景观。下面该怎么做,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数了,大家尽情的逗鱼吧。 人鱼同乐之后,我们将了解漈头的古名居。漈头是屏南大村之一,地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