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总论课件好文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诉讼时效期间 1. 普通时效期间(2年) 2. 特别时效期间(1年) 3. 最长时效期间(20年) 1. 普通时效期间(2年) 《民法通则》135: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特别时效期间(1年) 《民法通则》136: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3. 最长时效期间(20年) 《民法通则》137: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间 (五)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民法通则》137: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权利被侵害时? (案例) 2001年4月1日,范某从曹某处借款2万元,双方没有约定还款期。2003年3月22日,曹某通知范某还款,并留给其10天准备时间。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若曹某于2003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 B. 若曹某于2005年3月2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C. 若曹某于2005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裁定驳回其起诉 D. 若曹某于2005年4月2日或其之后起诉,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解析) 《合同法》206: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本案中,曹某通知范某还款指定的10天为还款期限。期限届满,开始计算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因此2005年4月2日诉讼时效届满。 最高院适用《民事诉讼法》意见153: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六)诉讼时效期间的阻却形态 1. 诉讼时效的中止 2. 诉讼时效的中断 3. 诉讼时效的延长 1.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 《民法通则》139: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灭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案例) 2005年12月5日张某从王某那里借了2万元,双方约定于2006年6月1日还清。但是张某并没有如期还款,王某也没好意思索要。2008年春节,王某因与妻子争吵而得了精神病。后经多方诊治,终于好转。2008年10月王某想起张某欠钱一事,就上门索要,可是张某却以时效已过为由而拒绝。王某一纸诉状将张某告上法庭。 问:王某的债权请求权超过诉讼时效了吗? “不可抗力”: 2003年“非典”事件 《关于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间依法做好人民法院相关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当事人因是非典患者、疑似非典患者或者被依法格力人员,不能及时行使民事请求权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9条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 “其他障碍”: 《民通意见》172: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中止。 2.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民法通则》140: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