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颌切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上颌切牙.

* * 3.5 我国的干旱灾害 干旱现象从水资源角度来说,是供水不能满足正常需要的一种不平衡缺水情势,这种负的不平衡在超过一定的界值后,将对城乡生活和工农(牧)业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形成干旱灾害。 在供需关系中,影响供水和需水的因子,一是降水、蒸发、气温等自然因子,二是农业土地利用、复种耕作、种植结构、城市建设、人口增长、工业布局、生产水平,以及水利工程抗洪水能力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因子。 一个地区干旱事件的发生,它的历史演变和今后可能变化的趋向,是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球上水的总体积为13.8亿立方千米。其中98%是分布在海洋中的咸水。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其中88%被冻在两极的冰川里。只有剩下的12%淡水(331.2万立方千米)才可以被人类所利用(其中绝大多数为地下水)。 3.5.1 我国历史上重大干旱灾害年表 ○受灾率(受灾面积/播种面积) 20%一40%, 成灾率(成灾面积/播种面积) 10%一20% ●受灾率≥40%, 成灾率≥20%. 公元前206年~1948年共2154年,较大旱灾1056次. 连续干旱年段:1483-1485, 1528-1529,1637-1641, 1875-1877,1899-1900, 1928-1929,1941-1943。 500年间受旱时间最长、受灾范围最广的旱灾:1637-1641,旱灾波及20个省(市、区)。 1949-1990年期间全国各省(市、区)干旱灾害年表 1949-1990年间共36个比较严重的干旱年中,1959-1961年3年连续干旱,波及10-15个省(市、区) 1963年:我国北方洪涝,南方干旱最严重的一年。 3.5.2 历史重大典型干旱年 旱情、灾情分析 明崇祯十年至十五年特大干旱(1637-1642)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黄、淮、海河及长江流域15个省) 1637 少数地区庄稼受害,人畜饥谨. 1638 向南扩至江苏、安徽,个别地区人相食. 1640-41 年降水不足300毫米。禾苗尽枯、庄稼 绝收,汾水、漳河、河北九河俱干, 人相食频频发生. 河南:大旱,蝗遍及全省,禾草尽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 甘肃:绝粜罢市,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之八九。 →农民揭竿起义,结束了明朝统治。 1876-1878(清光绪二至四年)大旱 实际始于1874,终于1879。 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大旱,1300万人。 旱灾区: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宁夏、甘肃、陕西、湖北、安徽、江苏。 河流干涸、田地龟裂,连续多年颗粒无收。 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 山西一全省连续无雨日数短者50天~60天,长者3个月以上. (汾西12万-2万,霍州21万-6万,安邑26万-6万) 河北一受灾州县68个,许多地方“终年无雨. 1972大旱年 受旱面积超过播种面积20%以上的有11个省。 全国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20.8%。 1978特大干旱年 全国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26.8%,其中太湖流域比历史上1934年特大旱灾还要严重,受旱率 27%。但由于这一带农田水利建设基础好,抗旱能力强,该年4-10月,苏南太湖流域引江水量达91.3亿m3,苏北引江水量164亿m3,消除了旱情,获得了丰收。 3.6 我国的干旱灾害对策 3.6.1 对干旱灾害形势的基本估计: (1)受旱范围超过100万KM2的大面积旱灾,每10年发生一次。 受旱范围超过50万KM2的大面积旱灾,每3年发生二次。 (2)干旱缺水有日益加剧的趋势 例:海河流域 50年代 1次(受灾大于20%) 60年代 2次 70年代 2次 80年代 3次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