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解读——孝》
《论语》之孝的认识与理解
一直以来,我对《论语》的认识仅限于初中课本上的《论语十则》,似乎除了学习时被强制的学习论语,剩下的时间我对它没有过多的关注。现在,当我看了南怀瑾先生讲解的《论语》、看过《论语精读》之后,我真正的感受到了这样一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其中关于为孝之道、关于朋友之道、关于做学问之道的认识引起了我的思考。真心感谢老师,引导我们去读这些经典,去品味人生,去寻找人生的感悟。
接下来,简单的说一说自己对于孝的思考。
之所以选择“孝”这个词作为基准点,是因为孝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孝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变的传统。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的话,那么他就缺失了做人的根本。孝顺的人,他善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他会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他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这样的人是不太可能去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这样的话只是我对这句名言最浅薄的解释,我们当然不能就这么单薄而片面的认识孝,孝这个字也不是单凭讲解说理就能做好的。
当然,我们也无法去用尺度衡量一个人的孝,因为孝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如果我们硬给它制定标准与尺度,那它必定失去了为孝的意义。现代人越来越多的施加“孝”以标准,许多的成绩考核都把孝作为衡量标准,致使现代人对孝的认识扭曲,这种强迫性质的东西已经使孝远离了原本内涵,远离了心灵的真情。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论语》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只是要供给他们衣食,还要去敬他们。我们不仅要给予父母以物质的东西,更要记得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曾有一则这样的公益广告引起了许多老人的共鸣:一位年迈的母亲在中秋佳节之时满心欢喜,精心准备了饭菜,最终却只等来了儿女们的电话,顿时神情落寞。充裕的物质生活只是表面的形式,老人们宁愿每天粗茶淡饭的生活,只希望作为儿女的能够常回家看看,与他们谈谈心,聊聊天,分享各自内心的情感。就像那首歌——《常回家看看》所写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而现在的我们,置身于大学校园,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我们拥有最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可是,我们不仅无法从物质给予我们的父母以回报,更是在不断的索取。如果我们不在内心惦念着父母,常常给家里打个电话聊聊天,而是每天上课瞌睡、下课打网游、购物聚餐唱歌,那么我们真的没有资格谈孝这个字了!我们现在上大学从小的方面说,是为了将来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为我们的父母争光。从大的方面说,是为了将来能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如果我们连做人的根本——孝,都达不到,那么我们就辜负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不配做一名大学生、做一个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的青年人了。
从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真的离开了父母的庇佑,独自一人继续生活了。不管是现在在学校读书,还是毕业后,要参加工作为自己的生活忙碌奔波,我们都无法陪在父母身边。我们的父母已经成为了空巢老人。或许你会说,虽然我现在很忙,没有时间陪陪父母,甚至没有时间给他们打电话,但是我会努力工作,等将来多赚些钱孝敬父母。但是,我想告诉你,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我们的钱,而是我们的关心,是我们的关爱!一句古话说道:“子欲养而亲不待。”年轻的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父母对于我们的无私的爱,有些孩子甚至认为父母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想说,孝敬父母真的不能犹豫,不要等到有一天他们都不在了,才想起后悔,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去爱我们的父母。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曾有人说,天下有不是的子女,无不是的父母。其实我不这么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圣贤也会犯错,何况是普通人?父母的话不一定是完全对的,他们也有错的时候。作为子女,对于父母的过错要耐心的劝阻。如果父母不听劝导,虽然无法违背父母的意愿,但是要明确告诉父母这样是不对的,我们也可以和他们讲道理。
盲目顺从父母有时会让儿女的生活蒙上阴影,这也肯定不是父母所期望看到的。年轻的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经常口不择言,其实,即便是父母的错,作为子女也应该谅解父母,不要太过苛责。许多人,对于朋友的过错可以一笑了之,却因为父母的一点小错而难以容忍大发脾气,其实,这样是我们错了,我们的父母应该留给我们去爱的,而不是去发泄愤怒的。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
做子女的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要铭记着父母的生日,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为父母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二是为父母担忧。当我们一天天成长茁壮时,我们的父母正在随岁月逐渐老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婚必谈房”折射中国都市年轻人住房焦虑.doc
- “学知识、学技能、学做人,为学校发展做贡献活动”实施意见.doc
- “学规程、析案例、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活动方案.doc
- “山寨经济”的“利益”与“陷阱”.doc
- “学会感恩 共享和谐”活动方案.doc
- “强推麦田”背后的法律思考.doc
- “心系祖国,行耀中华”策划书.doc
- “我们是90后”主题班会方案.doc
- “我爱家乡沙家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践与启示.doc
- “四位一体”全面推进.ppt
- 智慧校园视域下课程思政与学生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营销策划 -林肯汽车×网易新闻非遗合作项目结案-27页.pptx
- 初中英语课堂资源应用在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联网设备远程管理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设备健康管理平台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雅戈尔品牌管理深度剖析与策略研究.docx
- 高中生在城市交通拥堵环境下的出行困境与学习策略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实证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孪生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交互式可视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协同效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