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变异的类型可遗传的变异.PPT

必修2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变异的类型可遗传的变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2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变异的类型可遗传的变异

* 必修2第5章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由环境不同引起,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2.不同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 病毒:基因突变 细菌:基因突变 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3.探究某一变异性状是否是可遗传变异的方法思路 (1)若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体 形态、数目、结构是否改变。 (2)与原来类型在相同环境下种植,观察变异性状 是否消失,若不消失则为可遗传变异,反之则 为不可遗传变异。 (3)设计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变异性状的 基因型是否改变。 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稳定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写出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并回答问题。 【典型例题】 ①实验步骤: a.在这株变异的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b.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c.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②实验预期及相关结论: a.                    。 b.                    。 ③问题: a.预期最可能的结果:           。 b.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             。           。 子代有高茎植株,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 子代全部是矮茎植株,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子代全是矮茎 细胞的伸长、生长,但不能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 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 点拨:如果高茎变异是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则自交后代的植株都是矮茎。如果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则自交后代便会有高茎存在。 根本原因 两面凹的圆饼状 性状 谷氨酸 … … C T T G A A … … … … DNA G A A … … mRNA 正常蛋白质 蛋白质 G U A … … … … 缬氨酸 异常蛋白质 镰刀型 C A T G T A … … … … 直接原因 二、基因突变: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分析 ┯┯┯┯ ATGC TACG ┷┷┷┷ ┯┯┯┯┯ ATAGC TATCG ┷┷┷┷┷ ┯┯┯┯ ATGC TACG ┷┷┷┷ ┯┯┯ AGC TCG ┷┷┷ ┯┯┯┯ ACGC TGCG ┷┷┷┷ ┯┯┯┯ ATGC TACG ┷┷┷┷ 增添 缺失 替换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 和 ,而引起 的 的改变。 增添 缺失 替换 基因结构 2.基因突变的概念: 3.基因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DNA TAC CAT TAG GAT CCC ATT mRNA AUG GUA AUC CUA GGG UAA 起始密码 缬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甘氨酸 终止密码 DNA TAC CCA TTA GGA TCC CAT T mRNA AUG GGA AAU CCU AGG GUA 起始密码 甘氨酸 天冬氨酸 脯氨酸 精氨酸 缬氨酸 DNA TAC CAT AGG ATC CCA TT mRNA AUG GUA UCC UAG GGU 起始密码 缬氨酸 丝氨酸 终止密码 插入C 丢失T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小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增添 大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大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4.基因突变不影响性状的原因 ①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密码子(密码子的简并性) ②显性纯合子突变成杂合子(AA→Aa) ③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没有遗传意义的区域(非编码区) ④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3.基因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5.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等位基因。 A→a 隐性突变 a→A 显性突变 6.、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时间和意义 原因 内因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增添和 ,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外因 某些诱变因素: 、 和生物因素 特点 (1)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