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安全性回顾课件
根据三原色原理叠加后的单色形成了第三种颜色并脱离了原本的单色颜色更加丰富象征着产品在原有空间的组合中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根据三原色原理叠加后的单色形成了第三种颜色并脱离了原本的单色颜色更加丰富象征着产品在原有空间的组合中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安全性回顾 嘉兴市康慈医院 李国荣 2000世界精神病协会(WPA)将抗精神病药物分为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临床上将前者一般称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者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分为 4类药物 : 多巴胺D2和5-HT2受体阻滞剂 选择性多巴胺D2/D3受体阻滞剂 多巴胺D2、5-HT1A受体部分激动和5-HT2A受体拮抗剂 多受体作用药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美国上市 药物 中国上市 1989 氯氮平 1976 1993 维思通 1997 1996 奥氮平 1999 1997 奎硫平 2000 2001 齐拉西酮 2006 2002 阿立哌唑 2004 2003 维思通长效针剂 2006 2006 帕利哌酮缓释片 2009 2009 阿塞那平,伊潘立酮,和帕利哌酮长效针剂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已日趋边缘化 安全性 随着研究的进展,各种药物新的的适应症也被越来越多证实,同样这类药物的一些副作用也陆续被发现,例如,此前曾经有研究显示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给老年痴呆症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反应,该类药物对血糖、血脂等代谢问题的影响也有争论。美国FDA曾经要求一些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针对特定人群添加黑框警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局最新研究显示,使用维思通、思瑞康、再普乐等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将显著增加患者因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病而猝死的风险。这一研究成果再度引起人们对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安全性的关注。国内大多临床用药还处于依从国外研究和进一步的国内验证阶段,缺少大量循证医学的有力依托。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去甄别,去指导以后的临床药物使用。 安全性 许多试验识别的副反应,如EPS、嗜睡、头昏、口干、性功能障碍、体重改变等,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短期耐受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仍然存在长期的严重安全问题。包括死亡和严重损害。 在临床试验之外服用这些药物的人群中这些事件的发生率只有通过负责的同行和病例对照研究来评估,还有随访时间2年或2年以上的前-后对照研究。 遗憾的是很少有研究提供了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对照性的数据,很多为服用一种特定的二代药物的开放性随访研究,然而这些研究至少提供了一些数据,包括严重长期不良事件的流行病学,在病人人群中的差异,干预措施,长期不良事件的定义、后果和测量,和二代药物之间间接对照。 严重副反应 死亡率 心血管风险 脑血管不良事件 糖尿病 迟发性运动障碍 粒细胞缺乏症 癫痫 恶性综合征 死亡率 2005年4月美国FDA发行了一项关于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相关精神病增加总体死亡率风险的公共卫生公告.公告以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喹硫平的17项安慰剂对照试验分析为基础.死亡率大概是安慰剂的1.6-1.7倍.大多数死亡因为心脏相关事件(例如,心力衰竭或猝死)或感染(大多为肺炎).美国FDA总结这种效应或许和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关。 在一项2358例老年痴呆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无论是一代(OR 1.7)还是二代抗精神病药物(OR 2.2)均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对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来说,比值比显示增加死亡率的有氯氮平,奥氮平和利培酮,但只有奥氮平能显著增加风险(OR 6.7). /cder/drug/advisory/antipsychotics.htm Trifiro G, Verhamme KMC, Ziere G, Caputi AP, Ch Stricker BH, Sturkenboom MCJM. All-cause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atypical and typical antipsychotics in demented outpatients. Pharmacoepidemiology Drug Safety. May 2007;16(5):538-544. 死亡率 一项研究比较了一代和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患者的死亡风险,发现在用药80天内,一代药物的死亡风险比二代增加了37%。二代药物高剂量(高于中等剂量)比低剂量引起的死亡风险更大。 另外一项研究也发现一代药物比利培酮的死亡率更高。没有显示其他二代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和喹硫平)死亡率高于利培酮。在以痴呆类型的亚组分析中,一代药物的阿尔采默病组没有增加死亡率,其他痴呆患者组死亡率很明显增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