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世人明代金铜佛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惊艳世人明代金铜佛像

惊艳世人明代金铜佛像   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中原地区,迄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期佛像主要是汉传佛教造像,如北齐、北魏、隋唐、宋辽等时期,达到了中国佛教造像的高潮,而南诏、吐蕃、大理等地所铸的佛像也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类佛像,在材质上不仅有金铜佛、石雕佛、木佛,还有泥塑佛、玉佛、瓷佛乃至用纸制的夹纻佛,其中以金铜佛、石佛最受后人珍视。唐以前的石佛像艺术价值最高,但因存世有限,市场上非常罕见。   “最贵”佛像带热收藏市场   2013年,香港苏富比2013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一尊明永乐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以2.36亿港元的成交价拍出,刷新了中国雕塑世界拍卖纪录,该佛像也成为世界上最贵佛像,在拍卖场上屡创高价的明代金铜佛像再一次惊艳世人。   永乐时期所制作的鎏金佛像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佛教界最重要的作品,以精致的铸造技术与丰厚的鎏金技巧闻名于世。此前中国佛像拍卖的最高成交价约为1.2亿港元,同样由苏富比于2006年在香港创下。   北京翰海佛教艺术部主管一西平措在拍卖后表示,佛像的高价成交预示着第二轮佛教艺术品高峰期的到来,明清时期的金铜佛像将构成未来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   而此前,相比其他收藏品类,佛像的市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   从佛像的艺术价值来看,明清时期的佛像工艺登峰造极,甚至连现代先进的工艺都不能与之比拟。佛像的历史、艺术以及文物方面的价值也决定了其市场价格的高昂地位。因此也制约了这种真正收藏宗教类、铜佛造像收藏家的数量。   不过,海外和国内藏家审美的品位也大不相同,在欧美拍卖市场中,北齐、北魏、隋唐时期的佛像占据主流,而国内藏家则热衷于追逐明清佛像,特别是宫廷佛造像。   2000年以后,国内佛像收藏才开始启动。2001年香港佳士得拍卖的永乐御制鎏金铜释迦牟尼佛仅以227万港元成交。上海崇源拍卖的永乐御制鎏金铜佛以90万元落槌,买气低迷。但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品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金铜佛造像艺术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挖掘,金铜佛市场开始得到持续开发。2004年至今,是其快速成长并逐渐成熟和稳固的阶段。藏品内容的丰富、收藏队伍的壮大,价格的不断攀升,使得整个门类都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热点。   历代变迁的佛像文化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的民族佛像的创始者是东晋的戴逵,他与其子戴勃、戴都他们擅长雕铸佛像,所铸作品极其逼真传神,因而被誉为“戴家样”。北魏时期佛教大盛,铜佛的铸造风靡一时,甚至皇后的选取也与是否能够铸成佛像有关:嫔妃生子后,“必令手铸佛像,成者为后,败者赐死。”   隋唐时期,佛像的制作风格改变了北魏以来的“秀骨清像”型,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向“雍容华贵”的方向发展,并且更加人性化,故有“菩萨似宫娃”一说。自元代开始,中国佛像制作的主流风格由汉式转为藏式。这一方面是出于皇帝个人对藏传佛教的信奉,另一方面也是受朝廷统治政策的影响。   特别是明清两代,出于民间供奉和安抚、笼络西藏的政治需要,朝廷大力扶持   藏传佛教在中原的传播。藏传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金铜佛像制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在明代的永乐、宣德时期和清代的康熙、乾隆两朝。这些汉地制作的藏式佛像,特别是明清宫廷造像,外表大都采用鎏金制作,工艺精湛,气势辉煌,姿态普遍富于动感,颇具震撼力。   藏传佛像除汉地制作外,藏中、藏西、青海等地都有制作,且不同产地的风格变化各异,丰富多彩。这些佛像除作为供奉的对象供人膜拜以外,也是精美的艺术品,在给人带来心灵慰藉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藏式金铜佛像被大量生产的同时,汉式佛像的制作也仍在继续。但与藏传佛像相比,汉式佛像的题材较为单调,造型比较单一,表情也不如藏式佛像丰富。明代金铜造像是我国佛像艺术的一个高峰,但汉藏不同风格的造像艺术水准也有很大差异。   明代铸造金铜佛像非常兴盛。明早期的汉传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明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独盛一时。   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多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从造像的风格上来看,更加贴近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浓厚。从造型佩饰上看,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着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等。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视觉效果非常逼真。   拍价攀升前景看好   大约从2006年开始,铜佛造像的价格就开始上涨。2006年,北京匡时在秋拍中首次推出“古代佛教艺术专场”并大获成功。   随后,2007年春季就有北京翰海、北京匡时国际、北京嘉信、崇源国际、天津文物、中国嘉德、杭州十竹斋7家推出金铜佛像的拍卖。高价成交品也层出不穷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