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蓝”那二十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白·蓝”那二十年

“红·白·蓝”那二十年   兹比涅夫·普莱斯纳是一位电影配乐界的奇才。1955年生于波兰,在克拉科夫的Jabielonian大学学习历史和哲学。有趣的是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作曲教育,他的电影配乐知识据说来自于听唱片。总的来看,他的电影配乐是所谓新浪漫主义的,特别适合于文艺片,事实也正是如此,他擅长的配器,喜欢的乐器,无不透露出那种深切的人文情怀。普莱斯纳曾获得过1997年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95、1996年两次获法国凯撒奖,1992年、1993年两次获金球奖。   从普莱斯纳的作曲生涯来看,他是一位个性鲜明且坚持自己信念的音乐家,比如1994年之后的普莱斯纳就已经是电影配乐界的大腕,却仍然很少为过分商业化的电影配乐,他喜欢文献纪录片和文艺片。1994年,他为BBC的二十六集文献纪录片《人的世纪》(People’s Century)谱写了史诗般的片头音乐,恢宏大气。1998年,普莱斯纳还谱写了一首《我朋友的安魂曲》(Requiem for My Friend),这首作品也是他献给两年之前去世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挽歌,他们之间的合作止于1994年的《红》。近年来,普莱斯纳的配乐数量不减,2003年为丹麦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的首部英语影片《一切为了爱》(It’s All About Love)的配乐深获好评,最新的一部作品是2013年为印度电影《Gaadha》所作的配乐。   这次上海夏季音乐节《红·白·蓝二十周年纪念音乐会》的演出阵容很强大,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爱乐交响合唱团,女高音艾热别塔·特沃妮茨卡(El bieta Towarnicka)独唱(《欧洲统一之歌》),还有竖笛演奏家雅采克·奥斯塔谢夫斯基(Jacek Ostaszewski)的独奏,康拉德·马斯蒂沃(Konrad Masty o)演奏钢琴(《白》里有钢琴独奏的片断)、亚当·克洛采克(Adam Klocek)演奏大提琴(《探戈》里有大提琴独奏)。   整场音乐会将分成上下半场,上半场涉及四部电影:《十诫》(Decalogue)、《关于杀人的短片》(Short film about killing)、《关于爱的短片》(Short film about love)和《红》,都是作曲家普莱斯纳的早期配乐代表作。《十诫》拍摄于1988到1989年,也是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一共是十个发生在现代波兰的故事,暗合《圣经》中“十诫”的数目,导演(同时也是编剧之一)为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设计了难以面对的困境,他们或为情所困,或兄弟萧墙祸起,或有不伦恋情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对《十诫》的挑战。不同的故事,当然需要作曲家风格迥异的配乐,像这次音乐会上将要演出的《十诫·八》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小提琴甘甜的音色透出的怀旧腔调和《十诫·九》中的《水仙女》里女高音警示般的预言式悲叹就有着霄壤之别。和《十诫》同年完成的《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的短片》其实都是《十诫》的余韵,《关于杀人的短片》来自于《十诫·五》,《关于爱的短片》来自于《十诫·六》。   上半场的结尾是《红》里的“秀场”(Fashion Show),因为讲述的是女模特儿瓦伦丁的故事,所以,她走秀的这段音乐也就成为了全片的贯穿性主题。标准的普莱斯纳风格配乐、张力十足的弦乐组、如歌的旋律、木管乐器淋漓尽致的发挥和鲜明的节奏感,现场的效果肯定会非常感人。   下半场则紧扣音乐会的主题——“红·白·蓝三部曲二十周年纪念”,作曲家选撷了三部影片中的配乐片段来完成这属于他和听众们的音乐记忆。   “红·白·蓝三部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兰大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一生的主要代表作,其寓意取自法国国旗上的三种颜色:蓝色象征自由,白色象征平等,红色象征博爱。   《蓝》(那时候还翻译成《蓝色情挑》)上映的时节大陆还没有电影院能放,我是在音乐学院图书馆底楼的学术厅看的内部片,三块钱看两部,能消磨一个晚上。那时,只要你有时间,且冬不怕冷夏不怕热(开空调还不够票钱),那么就可以花上一杯茶的价格恣意消磨四个小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朱丽叶·比诺什红得很,大学生们大多知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毁灭》(Damage,也是普莱斯纳作曲)等等。不过,《蓝》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沉闷,现在能记起来的,还是沉闷,但今天再看的时候,发现,很耐看。   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逝去的作曲家的故事,因此普莱斯纳的配乐倒不至于很难构思,给人印象深刻的那首《欧洲统一之歌》(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就是根据《圣经·哥多林前书》第十三章的希腊文本谱写的合唱。片中朱莉的丈夫未能完成的遗作就是这首合唱,而故事的开展也是从寻找和续写它而产生的。《欧洲统一之歌》是这次夏季音乐会的压轴曲目之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