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旋绕“森林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白山旋绕“森林圈”

长白山旋绕“森林圈”   长白山是一座耸出东北平原2000多米的圆锥状火山体。湛蓝天池和皑皑雪峰下,不同海拔垂直分布的森林景观带形成一个个旋绕着长白山的“森林圈”。这些“森林圈”涵盖了从温带到极地的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孕育和展示着各色缤纷的生命。   广袤的东北亚,一座方圆几百公里的圆锥状火山体从平原上拔地而起,海拔2500多米的火山锥体顶部中央沉睡着近10平方公里的深邃湖泊,山体四周的不同海拔缠绕着多条林相迥异的绚丽景观带——这样的禀赋,足以让长白山成为中国的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圣山”。   我认为,感受长白山有两个最经典的视角:一是全景式俯瞰长白山天池及湖周十六峰,一是从几十公里外远眺茫茫林海尽头巍然耸立、银装素裹的长白山火山锥体。   2013年5月初,我和《森林与人类》编辑部同事采访长白山科学研究院,院长王绍先、副院长朴龙国作了权威介绍。研究员朴正吉带领我们深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多个部位,现场解读长白山的自然密码。难得的是,高级工程师牛丽君安排我们登上望塔远眺了长白山林海和林海尽头的雪峰,我们在延吉到北京的飞机上透过舷窗欣赏了长白山的整体造型和壮观美景。两个最经典的视角,我们都约略体验了。   长白山的丰富和神秘,可能我们穷尽一生也难以把握和触摸。但长白山的突出美点——尤其是森林之美——我们是大致感受到了。   领略长白山的森林,应该是顺着海拔由低到高依次推进。海拔不断升高,森林景观也跟着不断变换。   海拔500米以下的长白山外圈,落叶阔叶林生长茂密。伪满时期,沿保护区外围的公路两侧伐开了200米的林带,后来非保护区的部分大都经历过间伐。目前,这些地方已经演替成蒙古栎林和杨桦林,主要树种有白桦、山杨、蒙古栎、色木槭、水曲柳、黄波萝、紫椴、黑桦等,林木密集如织,面积广大,残留着一些直径达上百厘米的老树桩。   紧接着呈现的是针阔混交林。在海拔500米到1100米的玄武岩台地,气候温湿,坡度平缓,生长着长白山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红松针阔混交林。专家还细分出紫椴红松林、灌木阔叶红松林、蕨类云冷杉红松林、陡坡红松???等。红松针阔混交林组成类型极为丰富。针叶树种主要是红松,伴有长白鱼鳞云杉、红皮云杉、沙松冷杉、长白落叶松、长白松。阔叶树种主要是紫椴,伴有枫桦、蒙古栎、春榆、水曲柳、黄檗、胡桃楸。灌木有毛榛、刺五加、暴马丁香、瘤枝卫矛、东北山梅花等。藤本植物有山葡萄、软枣猕猴桃、北五味子、木通马兜铃等。还有乌苏里薹草、透骨草、木贼、山茄子等草本植物。乔、灌、草、藤齐全,上层乔木高达30米,第二层亚乔木高10多米,藤本植物攀缓着乔木,缠绕在乔灌之间。长白山生长最繁茂、结构最复杂的森林就是这一带了。   暗针叶林在海拔l100米处出现,一直延伸到海拔1800米。这是由玄武岩构成的倾斜高原,冬寒夏凉,植物种类逐渐减少,云冷杉占据着优势,阔叶树仅在林下零星分布。这一林带的内部还存在垂直分布现象:下半部主要是喜阳的红松、长白落叶松,树干高大,树枝舒展;随着海拔升高,红松、长白落叶松变少,耐阴的长白鱼鳞云杉、臭冷杉、鱼鳞云杉、红皮云杉逐渐增多;海拔1600米以上,红松绝迹,云杉和冷杉成为主宰,树木稠密,林下阴暗潮湿,地面、倒木和立木上都披挂着苔藓。这是人类从未碰触过的原始森林。   著名的岳桦林生长在长白山火山锥体下部,海拔1800米到2100米。这里寒冷风大,坡陡土薄,一般树种不能适应生长,岳桦形成单一树种的纯林。它们分布稀疏,长得低矮弯曲,随着海拔升高长成匍匐状。专家说,这是它们长期遭受并适应高山强风侵袭的结果。岳桦林中灌木稀少,只有牛皮杜鹃、蓝靛果忍冬、越橘等。   岳桦林是长白山的乔木林上限,它的上部是高山苔原。按照一般规律,长白山处在北纬41度到42度之间的温带,不应该有极地植被,但确确实实,松毛翠、高山桧、宽叶仙女木、山莓草、毛毡杜鹃等极地植物区系成分都在这里出现,形成了高山苔原带。这是长白山上部,海拔2100米以上,全年冬季,最热的7月气温也只有摄氏7度左右,1年中六级以上大风达到270多天。在这样的地方,高大的乔木已经绝迹,仅有矮小的灌木和多年生的草本、地衣、苔藓铺满地面。严寒、强风、生长期短,使这里的植物植株低矮,一般只有10厘米到20厘米。越往山顶,植物植株越矮小,种类越贫乏,直至寸草不生。   这是长白山森林景观垂直分布的一个概况。考虑到长白山是耸出平原的圆锥状火山体,这些森林景观带其实并不是“带”,而是相当完美的“圈”。照此表述,这一带带垂直分布的森林就是长白山上一个个不同海拔的“森林圈”。从温带到极地,每一个“森林圈”状貌多样、色彩各异,依次旋绕着白雪皑皑的雄伟长白山——这样的森林景观,在中国没有第二处了。   长白山林海茫茫,实是一个喧嚣的生命世界。先说那些“用生命发言”的沉默生命。长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