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 信 息 (A )
A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角:(默认值为 0,不需要改)
一般情况下取 0 度,经计算 (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文本文件输出→周期 振型 地震力)后大于 15度
时和结构平面中存在相交角大于 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在 “地震信息”中的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
地震数”和 “相应角度”中输入地震数和相应角度。
注:如大于 15度时,一般可在附加地震数中输 4,相应角度中输入 30,60,210,240。
A2)砼容重:(默认 25,PMCAD 中改后不需要改)
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 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
按结构类型取值。一般统一取 27 即可。
A3)钢材容重:(默认为 78,一般不需要改,钢结构工程时要改)
一般取 78.5。钢结构时因装修荷载钢材连接附加重量及防火、防腐等影响通常放大 1.04-1.18,即取
82-93。
A4)裙房层数:(默认为 0,一般不需要改,有群房需要改)
对于带裙房的大底盘结构,应输入裙房所在自然层号。输入裙房层数后,程序能够自动按照 《高规》
10.6.3-3 条的规定,将加强区取到裙房屋面上一层,裙房层数应包含地下室层数。 《抗规》6.1.3 条 2 款
及 《高规》3.9.6 条规定, “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程序中该参
数作用暂时没有反映,实际工程中用户可参考 《高规》10.6.3-3 条,将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框架柱箍筋
全高加密,适当提高纵筋配筋率,予以构造加强。对于体型收进的高层建筑结构、底盘高度超过房屋高度
20%的多塔楼结构尚应符合 《高规》10.6.5 条要求;目前程序不能实现自动将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两层
塔楼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的功 能,需要用户在 “特殊构件定义”中自行指定。
A5)转换层所地层号:(默认为 0,一般不需要改,有转换层需要改)
按自然层号填,含地下室的层数 (即层号为计算层号)。
A6)嵌固端所在层号 (被嵌固层):(默认为 PMCAD 中第一次输入的地下室层数+1,有地下室且嵌固端不
在±0.000 时,及再次修改地下室层数时需要修改。)
这里的嵌固端指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端,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
即地下室层数+1;而如果在基础顶嵌固时,嵌固端所在层号为 1,程序缺省为 “地下室层数+1”,如果改
了地下室层数,应确认嵌固端所在层号是否相应修改。
A7)地下室层数:(默认为 0,有地下室需要改)
无地下室时填 0,有地下室按实际情况填写。
A8)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默认为 1,不需要改;当提示内存不足时,要改)
一般可取默认值 1m;05 和 08 版程序默认是 2m。对于体量较大的高层剪力墙结构,当提示内存不足时,
可适当增大该参数值。
注:当高层调方案时此参数可改为 2,振型数可改小 (如 9 个),地震分析方法可改为侧刚,当仅看参数
而不用看配筋时 “SATWE 计算参数”也可不选 “构件配筋及验算”,以达到加快计算速度的目的。
A9)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默认不让选,填转换层后,默认勾选,不需要改)
软件默认转换层不作为薄弱层,需要用户人工指定。此项打勾与在 “调整信息”栏中 “指定薄弱层号”
中直接填写转换层号的效果一样。转换层不论层刚度比如何,都应强制指定为薄弱层。
A10)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默认不勾选不需改,算整体参数时改)
建议一般在进行结构的整体参数控制 (如六个比值的计算)时选 {是}在计算构件内力和配筋时,不勾选。
A11)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默认勾选不需改)
此参数主要用于 “板柱体系”且楼板定义了弹性板 3 或 6 的情况。对于无梁楼盖模型,如果仅定义了弹
性板 6,没有勾选该参数,会造成部分柱顶的不平衡力和弯矩偏大,继而使柱配筋偏大,计算结果失真;
当勾选后,程序在进行弹性板划分时自动实现梁、板边界变形协调,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受力; 同时应将中
梁刚度放大系数改为 1。
A12)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板楼板从节点: (默认勾选不需改)
程序默认勾选,这也是旧版的算法;如不勾选,则认为墙梁跨中结点为弹性结点,其水平面内位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产教融合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docx
- 光合作用(优秀公开课件)(共63张PPT).pptx VIP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同步教材习题答案.doc VIP
- 金工深度研究:基于趋势和拐点的市值因子择时模型.docx VIP
- Iphone7如何下载旧版微信.pdf VIP
- 07S906 给水排水构筑物设计选用图 经典图集.pdf
- GB50654-2011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pdf VIP
- 迅达3300AP电气原理图(中文精简版).pdf VIP
- 八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pdf VIP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