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图腾,联结城市前世今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间图腾,联结城市前世今生

空间图腾,联结城市前世今生   摘要 通过空间造型、城市营销和文博展示等三方面的分析,对安徽含山博物馆的设计创作进行了多角度的设计思考,强调将传统艺术形式重构,在与现代城市、建筑结合的过程中激发出巨大的文化价值,成为城市的空间图腾,对当代设计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玉龙 凌家滩文化 城市名片 造型 容器   1985年,安徽含山铜闸镇凌家滩村发现距今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2008年,我们为安徽含山设计的博物馆方案“玉龙·含山”在由国内10名建筑学家、文博专家和旅游局主管领导担任评委的评审会上,以全票中标。   构思缘起   最初这个项目的吸引力来自于它承载的华夏千年文明,以及文明衍生出的丰厚物质遗产。考古发掘出的玉人、玉猪和玉龙的生动形态,使我们内心奔涌出强烈的乡土认同感。新石器时代的手工艺者具有高超的审美意识和抽象能力,把自然界的生物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通过精巧的打磨工艺,锻造出美轮美奂的玉器图腾工艺品,虽然经历千年,仍然让我们折服。   今天的新含山人把祖先传承给他们的灵气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城建设中。新城规划在核心区保留了自然地理中的山体和青岗河水体(南北流向的水系),新开了方湖,从而奠定了山水城市的基本格局。在天工造化和人工构筑交织的新城,含山县政府选择了西临青岗河公园的一个约33亩的长方形地块,用来建造含山博物馆。   设计面临的问题是:1)用地偏大而建筑体量偏小,很难创造出大体量的震撼效果;2)建筑投资和施工技术有限;3)为了节约,需要把一个5 000m2的博物馆和1 500m2的图书馆整合在一个项目中;4)到底是用传统徽州建筑形式还是现代形式不易抉择。事实上,当代中国大多建筑师(少部分明星建筑师除外)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在开发商和城市运营者都在求新、求高、求大的时代,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乃至县级城市的小规模建造,如何获得较高的当代品质,为城市的整体感贡献出应有的设计价值?小型博物馆建筑设计是否能够体现“收藏家孤独的品格、沉默的学识、低调的修养、足够的耐心及其对古老艺术无与伦比的恭敬”?   博物馆选址在新区缺乏文脉的低洼场地内(场地比周边道路低3m),除了自然山水,无法过多考虑建筑与周边物质空间的协调问题。我们的出发点直指历史上的凌家滩文化,唯有这种文化本身,才是推动城市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才是当地人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   凌家滩出土的玉器物当中,最吸引我们的就是玉龙。这是中国考古史上发掘出来的最接近今天中国龙形象的玉制工艺品。甘肃红山文化的猪龙和河南贾湖文化的蚌壳龙都不及凌家滩玉龙这么形神兼备,臻于完美。凌家滩玉龙出土于1987年,尾首相接(因此也称衔尾龙),卷曲成圆形,两角耸起,显得庄重、威严,龙须、嘴、鳞等东方“龙”的要素齐备,其造型和神韵都别具一格。最让我们惊叹的是,它巧夺天工的形式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圆”的特点,即圆满、完整、绵延不绝、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同时,完整之中又有颇多变化。造型上和而不同的特点让我们感到,我们所寻求的含山博物馆建筑创作素材需要和玉龙造型有所关联。玉龙意象作为城市图腾,在社会心理层面向大众传达出比图案本身更为丰富的信息。   在明确了设计的基本问题有可能通过“凌家滩玉龙”这样一个基本意象进行整合的前提下,我们着手对场地和建筑进行视觉传达与空间塑造的协调,协调的核心在于玉龙形态对空间造型、城市营销和文博展示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设计的目标是为城市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图腾。   空间造型   建筑之美在于抽象和秩序,照葫芦画瓢式的建筑设计方法是拙劣的。我们无意于把博物馆设计成符号化和景观化的巨构展品,而是希望它成为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被局限在封闭的精英系统中,而是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更多的价值。我们对玉龙造型的关注,也并不局限于视觉和审美的层面,而是可以拓展到文化价值和心理暗示等更丰富的空间,并且通过符号与建筑本体表达的差异性操作,描绘更加生动的信息空间图景。   圆形的外轮廓造型被放在基地正中偏北侧,这样南面可以留出大面积有阳光的场地和停车位置。在其圆形平面内部挖一个椭圆形的庭院,从而使得自然光可以深入博物馆建筑内部。由于地块西面是城市主要道路以及青岗河绿带公园,因此考虑把建筑主入口设在建筑西侧偏南,也就是玉龙首尾相接的位置。在几何的结构布置上,由于椭圆形庭院的引入,使得平面轴网系统发生变化,无法再以正圆圆心发散出来的射线作为轴线,而是让椭圆圆心位于正圆直径上,以椭圆圆心为轴网圆心,这样形成的柱网系统是非均布的,始终处于渐变过程中。依据这样的柱网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分割,空间也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在平面中玉龙首尾连接处加入了一个水滴形态,在功能上作为入口门厅(楼上是报告厅),在造型上也成为昂然抬起的龙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