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节概要2-感觉器官_PPT课件
章节概要——感觉器官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transducer function) 各种感受器都能把所感受的刺激能量最后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在换能过程中,一般不是直接把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而是先在感受器细胞内或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前者称为感受器电位,后者称为发生器电位。 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感受器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coding) 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只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还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 外界刺激的量或强度通过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高低来编码,还及参与电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数目的多少来编码。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当某种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传入神经的冲动频率会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快适应感受器(位相型), 慢适应感受器(紧张型) 2 眼的结构与功能 眼兼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种作用。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感光系统:视网膜 视觉的适宜刺激:400~750nm电磁波(可见光) 光线通过三次折射: ①空气-角膜界面(折射率最大) ②房水-晶状体界面 ③晶状体-玻璃体界面 在视网膜上成像。 2.1 眼内物像的形成 2.4 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 项 目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分 布 视网膜黄斑部 视网膜周边部 联系方式 视锥:双极:节细胞=1:1:1 视杆:双极:节细胞=多:少:1 (呈单线式,分辨力强) (呈聚合式,分辨力弱) 感光色素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不同的视蛋白 + 视黄醛) (视蛋白 + 视黄醛) 种族差异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适宜刺激 强光 弱光 光敏感度 低(强光→兴奋) 高(弱光→兴奋) 分 辨 力 强(分辨微细结构) 弱(分辨粗大轮廓) 专司视觉 明视觉 + 色觉 暗视觉 + 黑白觉 视 力 强 弱 (中央凹为主) (向外周递减) 结构特征 功能作用 2.5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区别: 2.6 视网膜感光换能机制—光化学反应: (1) 感光色素: 视杆色素——视紫红质: 维生素A 醛 视蛋白 11-顺视黄醛 全反视黄醛 (2)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3) 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无 光 照 cGMP含量高 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 外段膜Na+持续内流 (内段膜Na+泵泵出Na+) 静息电位 (-30~-40mv) 光 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变视紫红质Ⅱ(中介物) 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G蛋白) 激活磷酸二酯酶 分解cGMP→cGMP↓ 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 外段膜Na+内流↓(内段膜Na+泵继续)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 电紧张方式扩布 终 足 视杆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只有神经节细胞及少数无长突细胞能产生动作电位 释放递质 节细胞产生AP 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感红光色素、感绿光色素、感蓝光色素三种。三种视锥色素的区别是视蛋白的分子结构稍有不同,这种微小差异决定了对特定波长光线的敏感程度。 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与视杆细胞类似。 (4)色觉 视锥细胞重要功能特点:分辨力强,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 色觉的三原色学说: 视网膜中存在分别对红、绿和蓝光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视红质(564)、视绿质(534)和视蓝质(420)为其感光色素,当不同波长的光线入眼时,这三种视锥细胞的兴奋程度不同,在中枢则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色觉。 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感光换能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 感光换能的机制十分相似 不同点: 视锥细胞感光色素分子数目少 视锥细胞有三种感光色素,并且分别对应三种视锥细胞 视锥细胞的三种感光色素彼此之间以及与视紫红质之间均不同,但不同点仅在于视蛋白分子的不同 2.7 视觉传导通路 暗适应:从光亮处进入暗室,最初看不清物体,经一定时间,视敏度才逐渐增高,恢复了暗处的视力。 明适应:指从暗室到明亮处,开始时感觉耀眼,不能视物,约1分钟后视力逐步恢复 2.8 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 视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21版).doc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鲁科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2024.docx
- 非谓语动词练习题.docx VIP
- 人音版 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 课件(共2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NB-T 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完整).doc VIP
- 一年级小学环保教育校本课程教材.doc VIP
- 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试卷C及答案.docx VIP
-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的临床诊治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