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束纳秒紫外激光制作硅表面微结构.docVIP

多光束纳秒紫外激光制作硅表面微结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光束纳秒紫外激光制作硅表面微结构

第38卷第10期 2009年10月                光 子 学 报 ACTAPHOTONICASINICA  Vol.8No.0 October2009 多光束纳秒紫外激光制作硅表面微结构 朱冀梁,张恒,陈林森,李晓建,周小红 (苏州大学 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6) 摘 要:使用波长351nm 的半导体泵浦全固态脉冲激光器作为光源,经过位相光栅分束,形成干 涉光场,在硅表面直接刻蚀微结构,制作了周期为0.5μm,槽深可达55nm 的一维微光栅和周期 为1.5μm,刻蚀深度45nm 的正交微光栅结构.给出了微光栅形貌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 力显微镜的测量结果.正交微光栅的一级衍射效率在1.%~6.%之间.该研究是改变硅表面微 结构,优化硅材料特性的一种新方法,并扩展了大功率激光刻蚀在表面微加工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光栅微结构;刻蚀;衍射效率;硅 中图分类号 TN249;TH74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044213(009)024635 0 引言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发展,激光光刻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广泛应用 于工业加工的各个领域[17].许丽[2],王海旭[3]等 利 用飞秒激光与其诱导出的等离子波相干作用在单晶 硅表面生成了纳米光栅结构.T.Kondo等[6]利用衍 射分束 器 DifractonBeam Splter,DBS)实 现 了 对 复 杂 的 2D 或 者 3D 周 期 结 构 的 加 工.美 国 [] 加工条件获取了亚微米尺寸的金字塔结构.硅以其 特有的光电 特 性,受 到 越 来 越 多 的 关 注[2,4,8],高 衍 射效率的表面微结构可以增强硅材料对光能的利用 效率,二维微光栅结构能够减少表面反射率[9].因此 改变硅表面微结构的实验研究在当今的太阳能电池 研发领域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激光刻蚀通常是利用高功率激光作用于材料表 面,材料吸收激光能量而快速升温,发生熔融、气化 等物理过程,使部分材料物质被去除,由此来改变物 体的表面形貌.目前,很多激光微加工方法在刻蚀过 程中需要各种掩膜,工序较多,成本较高;加工结构 的微细程度也受限制于单束激光产生的光斑尺寸. 这些方法[11~15]大多使用短 波 长 的 准 分 子 激 光 或 飞 秒激光,对环境的要求高,难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文采用半导体泵浦全固态脉冲激光器(Diode PumpedSoldStateLaser DPSSL)作为光源,分别 用双光束和四光束进行了干涉刻蚀实验,在硅材料 表面制作了一维和二维正交微光栅结构.这种在硅  表面直接进行微加工的方法,工艺简洁,运行效率和 刻蚀微结构精细程度较高. 1 光刻系统和实验 实验所用光刻系统如图1.其中 DPSSL 激光器 的参量 为 波 长 351nm、脉 冲 宽 度 20ns、重 复 频 率 1kHz、输出 脉 冲 能 量 0~2 mJ,出 射 光 束 直 径 为 0. mm. 图1 光刻系统 Fig. Digramofoptcalthographi system 光束 整 形 系 统 πShaper将 激 光 呈 高 斯 分 布 的 能量转为矩形分布,入射波形和出射波形如图2. 图2 光束整形 Fig. Digramofshapingthebeamsze    国家 863 项 目 (006AA04Z318)和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0777039)资助 Te:512Emal:ulahotmal.om 光束 通 过 置 于 透 镜 L1 前 焦 面 上 的 方 孔 光 阑 Aperture 后,经 双 远 心 投 影 缩 微 透 镜 组 L1 和 L2 ( L1 =4犳L2 ,缩小倍率为 4.)缩小得方形光点.位于 收稿日期:008 10 22 修回日期:008 12 31 透镜 L 前焦面上的分束器 Beamsplter中放置了 2464  光 子 学 报  38卷 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栅或光栅组,光栅的衍射满足光 栅方程 Λsnθ=犓λ () 式中: 是 光 栅 常 量, 是 衍 射 角, 是 衍 射 级 数, 为激光波长.选择其中的 ±1 级衍射光作为干涉 光 束,经消象差成像系统( 3、 4)在硅片表面(位于 L 前焦面)形成干涉光场,由式( )可计算出干涉条纹 的周期 犱=λ/2sn () 式中β为光束 干 涉 角, 为 条 纹 的 周 期.透 镜 L 和 L 的 焦 距 相 等, =θ,即 犱 由 分 束 器 内 光 栅 周 期 决定. 实验材 料 为 单 晶 硅,表 面 光 洁 度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