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激素1
6、延迟离层形成、防脱落 7、诱导雌花形成,促进菠萝开花: 效果不如乙烯 8、高浓度诱导乙烯产生 9、延长休眠期 生产上主要应用的生长素类: 吲哚丁酸、NAA、2,4-D 返回 第六章 植物生长物质 第六章 植物生长物质 生长素类 赤 霉 素 类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重、难点提示】 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及特点;植物五大类激素的合成、生理作用、典型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有机物。 分类: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 (1)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植物体内合成的、在体内可以移动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1umol/L以下)。 特点: 内生性、可移动性、微量作用大 植物生长物质概述 生长素类IAA(auxins, AUXS ,30年代) 赤霉素类GA (gibberellin, 50年代) 细胞分裂素类CTK(cytokinins, 50年代) 脱落酸ABA(abscisic acid, 60年代) 乙烯ET(ethylene , ETH, 60年代) 公认的5大类植物激素 此外还包括一些天然存在的生长活性物质和抑制物质.近20年发现的其它具有植物激素特性的生长物质: 油菜素甾体类(BR)、茉莉酸类(JA)、水杨酸类(SA)、多胺类等 (2)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特点:很经济、不易受植物体酶的分解 种类:包括生长促进剂( NAA、 2.4-D、6-BA)、生长抑制剂(TIBA)、生长延缓剂( CCC、多效唑)等。 应用:广泛 一、 生长素的发现: 1880年,Darwin的向光性实验导致生长素最早发现。 第一节 生长素类 用透明小帽套在尖端,胚芽鞘向光弯曲。 感受部位? 感受部位: 胚芽鞘尖端 推测向光弯曲原因:单侧光照下,幼苗顶端产生某种影响,从上部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 结论 1913,Boysen-Jensen波森-詹森实验 明胶 云母片 说明“影响”是一种物质、能传导 1928温特(Went)实验 无“物质”琼脂块 苗尖端中“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 首次从燕麦胚芽鞘尖分离出与生长有关的物质 结论:来自燕麦胚芽鞘尖端输出的“生长物质”的量与胚芽鞘的弯曲程度呈正相关 生长素生物鉴定法--燕麦试法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快速、灵敏、简便的植物激素测定方法是免疫分析法 胚芽鞘为什么向光性弯曲? 光 光→生长物质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分布多,向光侧分布少→背光侧生长快→向光弯曲 促进生长的物质是什么? 吲哚乙酸(IAA)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Kogl)等从植物中分离出这种能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的物质,并证明它就是吲哚乙酸:C10H9O2N IAA是高等植物中发现最早、分布最广的植物激素 生长素类:具有和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相同或相似作用的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的统称。 概念 天然生长素类 常用于插枝生根 (4-Cl-IAA) 人工合成生长素 低浓度组培中诱导生根;中浓度诱导无籽果实防落果;高浓度杀死杂草(当除草剂)等。 便宜安全应用广 二、 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 分布:细胞分裂和生长旺盛部位多,含量甚微,1g鲜重植物含10~100ng 不同植物种类、器官含量不同: 大豆种子4ug/kg,水稻种子1700ug/kg 玉米营养器官24ug/kg,种子1000ug/kg 细胞内定位:叶绿体、胞质溶胶 1、生长素极性运输(auxins polar transport) : 极性运输:IAA只能从形态学上端(顶端)向形态学下端(基部)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特点:主动运输,局限于胚芽鞘细胞、幼茎、幼根薄壁细胞间的短距离、单方向运输。 运输方式 2、无极性运输:无极性,被动运输,通过韧皮部进行长距离运输。 即使将竹子切段倒置,根也会从其形态学下端长出。 形态学下端形成根的原因是茎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但根向下生长与重力有关。 IA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4课 科技力量大 第1课时(课件)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 急!错误号—2146827859如何解决&浏览器不能创建xml组件.docx VIP
- 外研版小学英语单词汇总(三年级-六年级).pdf VIP
- 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培训.pptx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4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川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节 《会讲故事的数据》课件.pptx VIP
- 常用化工设备标准规范.pdf VIP
- 单元语法和配套练习 Unit 3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pdf
- OTIS奥旳斯ACD5调试手册调试资料DAA29100AD_SUR_ACD5-77.pdf
- 股权转让协议担保.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