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阻滞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臂丛神经阻滞PPT课件

上肢神经阻滞操作及临床问题探讨 胡光俊 外周神经阻滞的优点 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 血流动力学稳定 有效阻断各种不良的神经反射、预防手术创伤应激反应 便于手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 术后镇痛 一、常用上肢神经阻滞入路选择 C5 C6 C7 Th1 Th2 肌间沟 锁骨下 腋路 常用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 锁骨上 臂丛神经的皮肤分布 肌间沟入路适应症 开放性的肩部手术 肩关节成形术 肩关节复位术 锁骨骨折手术(外侧) 上臂外侧手术 肱骨手术 上臂桡神经探察术 可能需联合全身麻醉 肘部手术 前臂手术 手部手术 腋路入路的适应症 腋路入路的特点 安全、有效 特定体位 常需多点法 血管损伤多 具有锁骨下神经阻滞的优点 比锁骨下阻滞更安全 体表标志明确 需要神经刺激器引导 喙突入路(改良锁骨下神经阻滞) 阻滞成功率高,范围广泛 操作简单省时 单点、单次注药,易于接受 体位舒适 体表标志明确 并发症少,气胸发生率低 留置导管舒适且不易移位 喙突入路的特点 上臂远端区域 前臂手术 手部手术 13 喙突入路的适应症 臂丛神经的行径犹如沙漏,两端宽,中间窄 在喙突水平集合成束,各神经相对比较集中 在喙突处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作用完善 14 臂丛神经走行特点 15 二、喙突入路操作方法 阻滞成功的指标客观、明确 适用于无法准确说明异感或定位困难病人 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可适度镇静 大大提高阻滞成功率 最大程度减少神经损伤 16 神经刺激器引导臂丛阻滞的优点 17 神经刺激器和传统法比较 神经刺激器法 定位指标明确 病人感觉舒适,镇静 血流动力学平稳 麻醉镇痛效果满意 尽早恢复出院 并发症少 传统法 定位无客观指标。 病人感觉触电、痛苦 血管内意外注药危险 麻醉效果难以保证,成功率相对低 神经损伤 18 定位不同神经束对阻滞效果的影响 定位后束预示阻滞成功 起效时间也随定位的不同神经束而异 19 神经刺激和肌肉收缩 神经刺激和肌肉收缩 连接神经刺激器,初始电流1.0mA 喙突内下2cm,垂直进针 寻找后束神经引发肌肉运动:伸腕伸指(桡神经) 若遇到屈肘,则向后向下调整 调整进针方向时需注意应在矢状面内调整 逐渐调小刺激电流为0.3mA左右,但不能过低 21 喙突入路阻滞的方法 三、喙突入路局麻药容量探讨 臂丛神经特点 包裹在筋膜间隙之中 粗大的神经纤维 局麻药的容量及浓度影响其阻滞成功率 大容量高浓度的局麻药阻滞效果好 过大剂量的局麻药会导致中毒 选择一个合适的浓度和容量尤为重要 临床观察: 喙突入路臂丛阻滞相同剂量不同容量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 研究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尺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150例 将150mg罗哌卡因分别稀释为30(A组)、40(B组)、50ml(C组),每组50例 排除:神经及神经肌肉疾病、凝血功能异常、局麻药过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注射部位感染以及用过大量镇痛性麻醉药物的患者 患者取平卧位,患肢置于休息位,手放在腹部 锁骨下扪及喙突,在喙突骨性标志的内下2cm处进针 神经刺激器刺激频率为2Hz波宽0.1ms初始刺激强度为1mA 消毒完毕后,绝缘针垂直皮肤进针 引出桡神经支配的肌肉抽搐(伸指、伸腕、伸肘) 减低刺激强度在0.3mA左右仍有肌肉抽搐时给药 麻醉方法 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 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 阻滞成功率 不良反应 记录指标 结果一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及局麻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二 B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略长于A组,P0.05;感觉、运动阻滞时间显著长于C组,P0.05;略长于A组,P0.05 结果三 阻滞成功:A组成功率82%,B组成功率98%,C组成功率94%;B、C组阻滞成功率高于A组,P0.05 轻度局麻药中毒:A组中有4例;B组中未发现;C组有2例 臂丛神经处于连续相通的筋膜间隙中 局麻药注入神经周围鞘后,沿间隙扩散需一定容量 研究表明:局麻药容量与麻醉范围关系密切,容量大小决定阻滞范围大小和效果好坏[1] 局麻药容量、浓度和臂丛阻滞的关系 1.Ilfeld BM, et al. Anesth Analg. 2009,109(4):1347-1348. 局麻药浓度决定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的重要因素 高浓度局麻药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更长[2] 臂丛神经鞘完全充盈后,容量变化不再影响神经的阻滞效果,而浓度增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局麻药容量、浓度和臂丛阻滞的关系 2.Wang TJ, et al. Zhonghua Yi Xue Za Zhi. 2008,88(15):1046-1050. 臂丛神经鞘完全充盈前 低浓度的局麻药能降低血药浓度 减少中毒反应[3] 臂丛神经鞘完全充盈后 过高的容量压力加大局麻药的吸收入血 增加其血药浓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