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江南在春暮(乌镇之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识江南在春暮(乌镇之旅)

初识江南在春暮 ——乌镇之旅 最初对江南的映象,是跳跃在古诗词里的韵律。从咿呀学语时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到中学语文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江南带给我们的,是无涯时光中不尽的梦幻与缕缕相思。然而突然有一天,与友人在一个暮春时节恰逢江南,青石板间,寻常巷陌,那份似曾相识的感动在心底流淌,恍如花开。 踏入江南的脚步,停在乌镇,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的江南名镇,其秀其美,其真其柔,其神其韵,纵然万言千句,也不足道其十一。可是最终温润心田并挥之不去的却是简单的四个字:绿水人家。 绿:住进心灵的颜色 游乌镇的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明亮但并不刺眼,撒下碎金成片,柔和地在绿叶青草间流连跳跃,顽皮得如可爱的孩子。在如此明媚光线的映衬下,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一片沁人心脾的绿,从眼睛里盛着的诗意缓缓流成心灵的神韵。如??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颜色让我们长处不厌,百看生怜,那应该只会是绿色。绿是一种生命的表征,代表自然界一切的生机与希望;绿也是一种诗意,顾盼流连,意蕴婉转。而乌镇的绿,更多的是一种柔情,一种性灵。举手投足间,绿意横生,在情与理之间荡漾。 春之暮,落花时节,残红凋落。于是,绿成为江南的主打色,盛在眼里,住在心里,从此世间变得善良纯净,诗意盎然。 水:素练寒花 对于水的感情,是悟深绵长的。很自然地想到《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确,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品性,是至善与清洁的结合象征。若依“惟其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逻辑,很容易理解柔婉的水所拥有的那份刚性,也许还深隐着一种智慧仁厚的王者气息。 乌镇之水,给人最初的感觉是一种简单透明,细细品味,又不失一种浓郁的文化底蕴。当波涛欢腾、热闹繁华的京杭运河载着华美的物器与流金的喧嚣时,一段不甘浊流的水逃离至乌镇,缓然流淌,娴雅柔和,行走成属于自己的安谧静然。她拒绝喧嚣却并不否认热闹,一路欢歌,只为乌篷船上东家的米与西家的醋,也许还有酒或是精美的手工艺品。东栅香市,西栅夜市,翻卷不息的是纯朴的民风和简单的满足,正如乌镇之水,简单明净却又不失活泼生气。 乌镇的水安静清雅,为乌镇人读书养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南朝的萧统太子,近代的茅盾先生,与乌镇之水有着不解之缘,流进诗,于是诗意婉转,流进文,于是辞采清丽。一代代读书人的文情墨意,无疑为乌镇之水增添了一抹弥足珍贵的文气。 水,无论是附着民风还是文气,回归至最本初,也许正如王岐的那句“雨霁高烟收素练,逢暗细浪吐寒花”,是素练,亦是寒花,清雅,冰洁…… 人:邂逅江南女子 一个地方再如何美,如果不曾被人发现,也最多不过孤芳自赏,黯然凋敝;一个美的地方被人发现,而其中无人,没有一种独特的人文气息,那么这种美也会大打折扣。江南之美,在景,在物,更在人。而最能代表江南人之美,非女子莫属。 走在乌镇的大街小巷,没有遇到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也没有渔舟唱晚的采莲女子,正嘀咕着在如织的行人中是否能逢着一位真正的江南女子时,她缓然走来……记得她一身素雅,戴着一副银边眼镜,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当时我们需要拍照,见此人面善,便礼貌地和她说明了情况。她欣然应允,很认真地为我们拍了数张。谢过她,简单地问了一下情况,方知她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工作在西栅。一股欣喜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邂逅吧,邂逅江南女子,邂逅一种无可言喻的美。而这种江南女子的美,不仅是美好的容颜与行动处的弱柳扶风,更是一种天然的如水般的柔婉气质,言谈举止中又不乏诗书礼仪的气息,性格却如藤蔓般柔和而富有韧性。 江南出美女,这是自古至今不变的一句俗言。诚然,温润的气候条件与幽美的人居环境是上天赐予她们最珍贵的礼物,养护她们乌发雪肤,明眸皓齿,朱颜柳身。江南美,美在温润的容颜,美在不老的气质。 家:烟火书香 记得有人说过,家是具有烟火气息的地方。是啊,家不只是房子,不是只需要有一个可以遮阳避雨的外在轮廓就可以了,也得有锅碗瓢盆存于其内,有烟火的跳跃,有饭菜飘香时的幸福与满足。 乌镇的民居保护得很好,古朴的气息与淳朴的民风尚存。可惜的是,炊烟不复再有,这多少令人有些失望。好在那种烟火的气息浓郁未消。西栅夜市,花灯高挑,酒肆飘香,炒菜时铁器的叮当作响,大锅里的羊肉呼呼地翻卷着肉香…… 家不仅需要烟火,也需要书香。如果说前者是简单物质与人情的满足感,后者必定是精神与文化的清冽体验。乌镇人是爱书的,这是传统也是性格。昭明书院的图书馆为其敞开,古色古香,清雅宜人。想必乌镇人或居其一隅,品悟古今;或从家中藏书手执一卷,茶余饭后,院落石桌,临水而阅。自是一份文人的雅兴,也是一种家的气息。 后记:所在乌镇的时间勉强一日,时间之短尚不容仔细品味其神韵,然幽美的景致与深厚的人文气息深刻心中,无法言忘。可是,清楚地懂得,江南毕竟是江南,她的美与底蕴只属于那一方的百姓,我们再多的感叹与沉迷,也终不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