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郝版精神病学.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学习目标 1.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策略。 2.了解精神分裂症疾病的分型、预后特征。 3.了解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病因学。 4.了解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的概念。 概述(一) CCMD-3定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 常缓慢起病 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一般无意识障碍,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概述(二) 患病率 中国 时点患病率:4.75‰(农村3.42‰,城市6.06 ‰ ) 总患病率:5.69‰(1982),6.55 ‰ (1999) 美国(1988):终生患病率为13‰ ,发病率 国内部分地区大致为0.11‰~0.35‰之间 美国六个地区为0.43~0.69‰ 概述(三) 发病年龄 约半数在20~30岁 80%以上病人的初发年龄在16~35岁 性别 国外资料显示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国内流调资料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约为1.6:1 概述(四) 精神分裂症的结局评定(多维性) 临床结局:阴、阳性症状,行为表现 社会功能:职业、婚姻、人际关系、自我料理 生活质量:对物质、心理、生理的满足程度 生活状况:收入、住房、业余活动等 家庭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其它:患者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 概述(五) 历史演变(1) 早发性痴呆(法 Morel,1860) 青春型痴呆(德 Hecker,1870) 紧张症(德 Kzhlbaum,1874) 克雷丕林(德 Kraepelin,1896 )认为上述情况是同一疾病不同类型,命名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 概述(六) 历史演变(2) E.Bleuler(瑞士.1911):提出精神分裂症概念,认为是知、情、意不协调(分裂) M.Bleuler 4A症状: Association disorder Apathy Ambivalence Autism 历史演变(3) Schneider首级症状 (first rank symptoms): 思维化声 争论性幻听 评论性幻听 思维被夺 思维被插入 首级症状的诊断价值 思维被广播或扩散 强加的情感 强加的冲动 强加的行为 躯体被动体验 妄想性知觉 第二部分 病因学 100余年的研究表明:分裂症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共同致病。 一、 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神经发育异常 3.生化研究 二、个性特征 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一) 遗传学研究方法 临床遗传学研究方法 家系调查 双生子研究 寄养子研究 实验遗传学研究 连锁分析 基因组扫描 遗传因素(二) 研究结果——遗传风险度 与患者血源关系越近,患病的风险度越高 患者病情越重,其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多,则患病的风险度越大 风险度的大小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可排除伴性遗传 分裂症的终生患病风险度(到58岁时)约为1% 遗传因素(三) 双生子研究结果 MZ同病率为DZ的3倍,为普通人群的35~60倍 MZ约有一半不发病,而发病者与不发病者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度无异,表明其基因型有不全外显 双生子本身的患病率并不比一般人高,表明成为双生子这一事实本身并非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 遗传因素(四) 寄养子研究结果 采用将单卵双生子分开抚养 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子女由正常人抚养 或将正常人的子女由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抚养 研究均表明遗传因素的存在而环境因素对其发病不起主导作用 遗传因素(五) 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Basset(1988)和Sherrington(1988)等相继报道精神分裂症的易患基因可能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 尽管未能有一致结果,但并不能排除它对部分病人适用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多因子、多基因的遗传方式 神经发育异常 临床研究和观察发现冬季出生,围产期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出生时有并发症者其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使人们想到脑发育异常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 分裂症是什么样的脑发育障碍,目前尚不清楚。 有人认为可能是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转移的错位,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移行异位等可能是发病过程的一部分。 神经发育异常的某些证据 非进展性的脑结构损害 非进展性的认知损害 细胞结构异常不伴有胶质细胞增生 儿童期就有认知和社会功能损害 神经系统软体征 过多的冬季出生和产科并发症 生化假说(一) 多巴胺(DA)假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规范与实践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BP85956D_CN_DS_Rev.0.91 规格书晶丰明源家电电源.pdf VIP
-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化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常用北曲新谱_郑骞.doc VIP
- 1小纸条 高考成语三千 日积月累记练(测试版)001-025 (1).docx
- 《法理学》课件(第五章:法律关系).ppt VIP
- 2025年自习室市场用户付费意愿与自习室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分析.docx
- 生物安全法的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全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3》Unit-4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