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盾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桑盾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桑盾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摘 要:桑盾蚧在桃、李、杏、樱桃等果树上发生普遍而严重,也为害多种园林树木。实践证明,先喷洒洗衣粉100~200倍溶液,待稍干后立即喷洒化学农药的办法,既破坏介壳虫虫体表面的蜡质介壳,使其失水,又增强农药在虫体表面的粘着性能和渗透性能,防治效果更佳。   关键词:桑盾蚧;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桑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Tozzetti)又名桑白盾蚧、桃白介壳虫,隶属同翅目盾蚧科昆虫。笔者在西安市和咸阳市多个县(区)调查,该虫在桃、李、杏、樱桃等果树上发生普遍而严重,也为害樱花、丁香、榆叶梅、杏梅、桑等园林树木。据资料记载,该虫还为害上百种果树和园林树木。由于桃、李、杏在这一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樱桃在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种植面积已达2500hm2,樱花又是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因此笔者多年来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田间观察调查和试验研究,总结制订出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并在防治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1 为害特点   桑盾蚧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以口针刺入皮层刺吸树体汁液,偶有在叶脉、叶柄、芽基两侧或果实上为害。以2~3a生枝条受害最重,受害植株春秋发芽迟缓,被害处由于不能正常发育而凹陷,致使枝条表面凹凸不平,果实大量脱落。严重发生时灰白色的介壳密集重叠,从枝条一直向下延伸到主干上中部,致使树体日渐衰弱,枯枝增多,全株死亡,甚至3~5a可将果园毁坏。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下部叶片和枝条,遇雨易诱发煤污病。   2 发生规律   桑盾蚧1a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在枝条阳面越冬的虫体,由于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越冬死亡率明显高于阴面。   越冬雌成虫于3月中旬在寄主萌芽时开始吸食树体汁液,虫体迅速膨大,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于介壳下,每头产卵50~180余粒,平均120余粒,雌成虫产完卵后干缩死亡,将白色介壳留在树体枝干上,长期不脱落。卵椭圆形,长径0.25~0.3mm,短径0.1~0.12mm。初产时淡粉红色,渐变淡黄褐色,孵化前为橘红色。卵期7~15d,5月中下旬为卵孵化期。   若虫孵化后先在母体介壳下停留数小时后,逐渐爬??分散,然后选择在2~3a生枝条上固定取食,若虫多分布在枝条分杈处和阴面。初孵若虫淡黄褐色,扁卵圆形,橘红色,眼点黑色。经8~10d虫体背面开始分泌出白色半透明的细蜡丝,逐渐形成介壳。从第2龄若虫开始雌、雄分化。雌若虫介壳近圆形,呈丘状突起,白色,壳点鲜黄色,位于介壳正中央稍偏旁,介壳白色,很薄,可透视到黄色虫体。雄若虫介壳长形,色泽与雌介壳相似。第1代若虫期40~50d,成虫发生期为6月中旬~7月中旬。   雄若虫第2次蜕皮后分泌蜡丝形成茧,在茧内变为前蛹,再经蛹期后羽化成为雄成虫,常见到在主干和枝条基部有密集成片的雄茧似棉絮状。雄成虫体长0.65~0.7mm,翅展1.32mm。橙色至橘红色,体略呈长纺锤形;眼黑色;胸部发达,仅有1对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腹部末端尖削,端部具一刺状交配器。羽化后可飞翔活动,但多爬行寻找雌成虫交尾,交尾活动以中午前后最为活跃,交尾后死亡,寿命仅1d左右。   雌若虫蜕皮3次发育成雌成虫。雌成虫卵圆形,长约1mm,橙黄或橘红色;臀板较尖;介壳灰白或白色,脱皮壳稍有橘红色,位于介壳中部。雌成虫无翅,固定不动,继续吸食汁液。交尾后腹部迅速膨大,并于7月上旬开始产卵,每头雌成虫产卵20~110粒,平均45粒。卵期6~13d。   7月中下旬为第2代卵孵化期,第2代若虫期30~40d。雄成虫9月上旬开始羽化,交尾后即死亡。受精雌成虫继续为害至秋末冬初,然后寻找越冬场所,进入越冬状态。   一般新感染的植株,雌虫数量较大;感染已久的植株雄虫数量渐增。严重时雄介壳密集重叠,枝条上似挂一层棉絮。   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桑盾蚧的发生;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密植郁闭多湿的小气候有利其发生。枝条徒长,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生较重。   3 传播途径   桑盾蚧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接穗、砧木等带虫调运传播。近距离传播扩散主要靠初龄若虫的爬行传播,也可靠人为疏花、疏果、修剪、嫁接等田间作业携带,鸟类和其它昆虫携带,或借助风力、降雨、流水传播,由于活动能力和扩散范围有限,因此田间分布极不均匀。   4 天敌   据资料记载,在自然界控制桑盾蚧的天敌种类很多,必须加以保护和利用。近年来经在多处果园调查,发现捕食桑盾蚧的天敌种类有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 Hope)、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二星瓢虫〔Adalia bipunctata(Linnaeus)〕、中华草蛉(C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