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防控知识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霍乱防控知识培训课件

霍乱防控知识培训 思明区CDC 陈沁 霍乱的病原学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一、什么是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菌 是由一大群符合弧菌科(属)定义(包括一群氧化酶阳性、具有极端鞭毛、运动活泼、发酵葡萄糖、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直杆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表型性状相似,具有共同鞭毛抗原,仅菌体抗原不同的弧菌所组成。 二、什么是霍乱(cholera)?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国内交通卫生检测条例》也将其列为检疫传染病。 三、霍乱弧菌抗原构造与血清型 1、霍乱弧菌的抗原构造与血清型(群) 1)主要由鞭毛(H)抗原和菌体(O)抗原组成; 2)H抗原特异性低,不耐热,经100℃2h即被破坏; 3)O抗原特异性高,耐热,是区分血清型(群)的依据; 4)根据霍乱菌体抗原的特异性差异,目前已鉴定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型(群); 5)O1血清群包括古典生物型与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其它血清群统称为非O1群霍乱弧菌,曾称不凝集弧菌。 2、O1群霍乱弧菌的O抗原与血清型 1)O1群霍乱弧菌的O抗原由A、B、C三个成分组成; 2)A抗原是O1群的“群”特异性抗原,也是O1群的共同成分; 3)根据A、B、C抗原的分布组合不同,可将古典型霍乱弧菌和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各分成三个不同的血清型: 小川型含AB(c);稻叶型含AC;彦岛型含ABC 3、O139群霍乱弧菌的O抗原 目前,O139群霍乱弧菌没有区分血清型;此菌O抗原与O22群和O155群霍乱弧菌的O抗原各有部分共同抗原关系,并且还具有O1群霍乱粗糙型抗原成分。这也是O139群VC诊断血清,必须先经O22、155群霍乱弧菌和O1群霍乱弧菌‘R’菌株吸收的原因 4、小结 1)霍乱弧菌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可分为:O1~O200个以上的血清群(型);到目前为止,只有O1群和1992年在印度首次发现的O139群引起霍乱流行,确定为霍乱病原菌,其他统称为非O1非O139群(non-O1 non-O139),一般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性腹泻病例和肠道外感染。 2)O1群分为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与埃尔托生物型;1961年以前的六次霍乱大流行是由O1群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引起。开始于1961年-至今的第七次霍乱大流行是由O1群埃尔托生物型所引起的。 3) O1群每个生物型都可以再分为三个血清型: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 4)O139群霍乱弧菌没有再区分血清型和生物型。 四、霍乱弧菌的噬菌体-生物分型 噬菌体-生物分型:国内特有的分型方法,用于区分O1群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的的两类不同菌株(流行株和非流行株)。 共有32个噬菌体型(噬菌体1~32型),12个生物型(生物型a~l型) ;噬菌体1~6型、生物型a~f型为流行株;其它型别为非流行株 常见的流行株为噬菌体1~3、生物型a~d;其中最常见的是1a、1b和1d。 (O139群霍乱弧菌没有依据噬菌体-生物分型来区分流行株和非流行株) 五、霍乱弧菌的毒力基因分型 国际上根据霍乱肠毒素基因(CT)的存在与否将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分为:产毒株和非产毒株;产毒株与流行株,非产毒株与非流行株的流行病学意义基本一致。 总结:产毒的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才引起霍乱流行。 霍乱的流行特点 全球早期大流行 前6次由O1群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 (1817-1923年,恒河三角洲为地方性疫 源中心,遍及亚、非、欧、美各大洲) 第1次:1817-1823 (7年)1820年首次传入我国 第2次:1826-1837 (12) 第3次:1846-1863 (18) 第4次:1865-1875 (11) 到5次:1883-1896 (14) 第6次:1899-1923 (25) 第七次大流行 第八次大流行? 1992年末,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南部发生O139群霍乱流行。 英国、美国等也都有输入性病例报道。 近几年来O139已经与埃尔托霍乱其他型同时存在或相互转变,而且在某些地区的有增加的趋势。 我国霍乱的流行状况 古典霍乱的流行历史:  嘉庆25年(1820)前后传入我国 至1948年的130多年中,先后有近百次大小流行,死者难以计数 1932年登记患者10万人以上,死亡3万余 1937-1946年登记25万人,死亡10万以上 1949年全国解放后,再无古典霍乱病发生 El Tor弧菌流行现状: 1961传入我国,到目前大体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流行阶段(1961~1965) 疫情资料缺失阶段(1966~19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