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祥林嫂形象典型性与批判性
祥林嫂形象典型性与批判性
鲁迅小说《祝福》塑造的主人公祥林嫂是极平凡、善良、朴实的贫苦农村妇女,地位十分低下,父母和籍贯不详,无姓无名,人们都以她的第一个丈夫称呼她为“祥林嫂”。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来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然而,正如鲁迅在其杂文《灯下漫笔》中所分析的那样,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命运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沉浮,她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具有典型性和社会批判意义。
一、初到鲁镇
祥林嫂第一次在鲁镇出现,是在她死了第一个丈夫祥林,婆婆要卖掉她,她不得不逃出来的时候。她当时二十六七岁,婆婆三十几岁,丈夫祥林比她小十岁,小叔十多岁。家中的生活重担全落在她一人身上,她忙里忙外,既要侍奉老的,又要照顾小的,还要经常受婆婆的气。丈夫死后,婆婆对她更苛刻更严厉了,不是指责就是咒骂,并且扬言要卖掉她给小儿子娶媳妇。祥林嫂终于忍受不了婆婆的虐待,为了能过上“人”的生活,悄悄地离开了婆家,来到了鲁镇,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成为一个不依赖他人的、能自立自守的“未亡人”。她什么活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受,人们夸 她“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她为此感到“满足”,口角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并不是真正的人的地位。这是祥林嫂与命运进行的首次抗争,也是她由“想做奴隶而不得”到“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一次转变。
二、被迫改嫁
不久,祥林嫂就被婆婆派来的人从鲁四老爷家劫回,以八十千大钱的价格卖给深山里的贺老六做老婆。被迫改嫁,“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土奥 ,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窟窿,鲜血直流……”这是她对别人强加给自己命运的一种反抗,也是对夫权观念的一种斗争。她痛恨野蛮的暴力绑架,她反对威逼式的强迫婚姻。可见,她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任人随???摆布的人,而是一个与自己不幸命运进行顽强抗争的人。后来当她发现可以和自己的新丈夫贺老六一起,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活下去的时候,她也就感到满足,长胖了。不久又生了儿子阿毛,这就是卫老婆子所谓的“交了好运”。可这种“满足”和“好运”,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的生活。其实这个所谓“好运”,无非是用自己的力气,换取最起码的生活,“暂时做稳了奴隶”。
三、再到鲁镇
当祥林嫂到贺家过了一段平安的日子以后,厄运又再次降临到了她的身上,丈夫贺老六因得伤寒病死去,她只能与儿子阿毛相依为命。可是两年后,已经两三岁的儿子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时又被狼叼了去。亡夫失子之后,她虽然蒙受了巨大的不幸,但宗法专制势力却不能宽容她,最后竟将她当牛做马的资格也剥夺了,使她落到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更加悲惨的境地。大伯来收屋,她又被赶出了贺家。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做工,仍在鲁四老爷家当佣人。
面对宗法专制制度和传统礼教的淫威,祥林嫂再次进行了顽强的挣扎,特别是听信了鲁家另一个佣人柳妈劝说去土地庙捐门槛。这是她最主要的一次与命运抗争的行为。她用自己辛辛苦苦积存下来的工钱捐了一条门槛,让千人踏、万人跨,回来时“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可见,她不甘心被人轻贱蔑视,被认为是“不干不净”,她要做一个跟别人一样的正常的人,她在苦求自己在鲁镇“人”眼中的地位。然而祥林嫂与命运进行抗争的方式是用迷信对付迷信,用良善对付凶恶,用勤劳对付榨取。冬至祭祀的时候,当她以为已赎了罪,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因四婶一声“祥林嫂,放着吧!我来拿。”“只得疑惑地走开”。她“疑惑”自己越是不幸就越有罪吗?不幸的人难道“只值得厌烦和唾弃”吗?这给了她精神上致命一击,彻底打破了她的幻想。这是宗法势力对如同祥林嫂这样命运的农村妇女的一次总宣判。
想做奴隶而不得,祥林嫂终于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流落街头,沦为乞丐。此后,她时常痛苦地追述阿毛被狼叼走的情形,换来的却是人们的嘲笑和冷漠,她的悲苦遭遇反而成了人们无聊生活的调味品。围绕在祥林嫂周围的人,不管亲的、疏的、怀有恶意的、并无恶意的,都在把她往死路上逼。“大家都不是凶手,又都是凶手”。祥林嫂不幸生活在这样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礼教观念和习俗如此浓重、强烈,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爱心的环境里,还有什么生路可言呢?她的悲惨命运是注定了的。这使祥林嫂更加“疑惑”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特别是农村劳动妇女,不管你多么不幸,多么愿意忍受,多么愿意当奴隶,多么坚毅地挣扎,注定是赎不了罪的。
四、死在新年
沦为乞丐流浪街头的祥林嫂心中思考最多的,最关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