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储氢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储氢材料

  ⑦ 在反复吸、放氢的循环过程中,合金的粉化小,性能稳定性好;   ⑧ 对不纯物如氧、氮、CO、CO2、水分等的耐中毒能力强;   ⑨ 储氢材料价廉。 (三) 影响储氢材料吸储能力的因素   ① 活化处理   制造储氢材料时,表面被氧化物覆盖及吸附着水和气体等会影响氢化反应,采用加热减压脱气或高压加氢处理。   ② 耐久性和中毒 耐久性是指储氢材料反复吸储的性质。向储氢材料供给新的氢气时带入的不纯物使吸储氢的能力下降称为“中毒”。   ③ 粉末化 在吸储和释放氢的过程中,储氢材料反复膨胀和收缩,从而导致出现粉末现象。   ④ 储氢材料的导热性 在反复吸储和释放氢的过程中,形成微粉层使导热性能很差,氢的可逆反应的热效应要求将其及时导出。   ⑤ 滞后现象和坪域 用于热泵系统的储氢材料,滞后现象应小,坪域宜宽。   ⑥ 安全性 (四) 储氢材料的种类      ① 镁系合金     ② 稀土系合金     ③ 钛系合金     ④ 锆系合金 ① 镁系合金   镁在地壳中藏量丰富。MgH2是唯一一种可供工业利用的二元化合物,价格便宜,而且具有最大的储氢量。   MgH2缺点:释放温度高且速度慢,抗腐蚀能力差。   新开发的镁系吸氢合金Mg2Ni1-xMx (M = V,Cr,Mn,Fe, Co) 和Mg2-xMxNi (Al, Ca) 比MgH2的性能好。   镁系吸氢合金的潜在应用在于可有效利用250~400℃的工业废热,工业废热提供氢化物分解所需的热量。   目前,Mg2Ni 系合金在二次电池负极方面的应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② 稀土系合金   人们很早就发现,稀土金属与氢气反应生成稀土氢化物REH2,这种氢化物加热到1000℃以上才会分解。   而在稀土金属中加入某些第二种金属形成合金后,在较低温度下也可吸放氢气,通常将这种合金称为稀土贮氢合金。   在已开发的一系列贮氢材料中,稀土系贮氢材料性能最佳,应用也最为广泛。   稀土系贮氢材料的应用领域已扩大到能源、化工、电子、宇航、军事及民用各个方面。   例如,用于化学蓄热和化学热泵的稀土贮氢合金可以将工厂的废热等低质热能回收、升温,从而开辟出了人类有效利用各种能源的新途径。   利用稀土贮氢材料释放氢气时产生的压力,可以用作热驱动的动力;   采用稀土贮氢合金可以实现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大,可用于制动器升降装置和温度传感器。   典型的贮氢合金LaNi5是1969年荷兰菲利浦公司发现的,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稀土系储氢材料的研究。   以LaNi5 为代表的稀土储氢合金被认为是所有储氢合金中应用性能最好的一类。   优点:初期氢化容易,反应速度快,吸-放氢性能优良。20℃时氢分解压仅几个大气压。   缺点:镧价格高,循环退化严重,易粉化。   采用混合稀土(La,Ce, Sm)Mm替代La可有效降低成本,但氢分解压升高,滞后压差大,给使用带来困难。   采用第三组分元素M(Al,Cu,Fe,Mn, Ga,In,Sn,B,Pt,Pd,Co,Cr,Ag,Ir) 替代部分 Ni是改善LaNi5和MmNi5储氢性能的重要方法。   实际使用的温度、压力范围是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的。   一般是从常温到400℃,从常压到100atm左右,特别是以具有常温常压附近的工作的材料作为主要探讨的对象。   具有常温常压附近工作的纯金属的氢化物里,显示出贮氢材料性能的有钒的氢化物(VH2)和镁的氢化物(MgH2)。   但是MgH2在纯金属中反应速度很慢,没有实用价值。   许多金属合金与氢形成合金氢化物的反应具有下式所示的可逆反应。 放氢,吸热 吸氢,放热   贮氢合金材料都服从的经验法则是“贮氢合金是氢的吸收元素(IA—IVA族金属)和氢的非吸收元素(VIA-VIII族金属)所形成的合金”。   如在LaNi5里La是前者,Ni是后者;在FeTi里Ti是前者,Fe是后者。即,合金氢化物的性质介于其组元纯金属的氢化物的性质之间。   然而,氢吸收元素和氢非吸收元素组成的合金,不一定都具备贮氢功能。   例如在Mg和Ni的金属间化合物中,有Mg2Ni和MgNi2。Mg2Ni可以和氢发生反应生成Mg2NiH4氢化物,而MgNi2在100atm左右的压力下也不和氢发生反应。   另外,作为La和Ni的金属间化合物,除LaNi5外,还有LaNi,LaNi2等。    LaNi,LaNi2也能和氢发生反应,但生成的La的氢化物非常稳定,不释放氢,反应的可逆性消失了。   因此,作为贮氢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存在与合金相的金属成分一样的氢化物相。   例如LaNi5H6相对于LaNi5,Mg2NiH4相对于Mg2Ni那样。   总之,金属(合金)氢化物能否作为能量贮存、转换材料取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