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人物画美术教育价值探析.docVIP

线描人物画美术教育价值探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线描人物画美术教育价值探析

线描人物画美术教育价值探析   摘 要:线描人物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历史悠久、而今依然生机勃发的表现形式,是众多造型艺术创作的基础。运用线描人物画作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施的一种载体,应遵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和要求,努力发掘并实现线描人物画的欣赏价值、学习价值和美学价值,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综合素质。   关键词: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线描人物画;欣赏价值;学习价值;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65-03   线描(又称白描)是中国绘画中出现时间最早、发展最为成熟、造型技法最为简练的艺术表现形式。线描画作只运用单色线条简括地描绘其所表现的自然或臆想物象形体结构的造型轮廓,以表达画者对于物象的心理感受与精神追求。如从美术发展史来考察,绘画艺术皆起始于表现物象的轮廓线,中西方的绘画概莫能外。现仍散落在世界许多角落的人类史前重要文化遗存——岩画就是很有说服力的实证。岩画是原生态的线描艺术创作、是线描艺术的先驱。“存在决定意识。”由于人们生存的地域环境、社会演进、民族沿革、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差异,中西方对于视觉形象的表现、造型艺术的追求形成了不尽相同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西洋绘画沿着更趋向于写实、更追求逼真的艺术路径发展。其在长期创作实践的积累中,逐渐寻觅并形成表现物象真实感的素描的绘画艺术风格。中国绘画则沿着更趋于写意、更追求神似的艺术路径发展。   线描人物画虽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出现、最先发展成熟的一个画科,但它至今依然充满着蓬勃生机和创新活力。线描人物画实际上是一种富于中华民族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的人物素描。它所表现的人物造型并不拘泥于具象,其采用的观察、表现方法与西洋人物素描有所不同,更倾心于放笔直取、直叙胸臆、抒发情感、彰显个性、追求神似。它以简练的艺术线条勾勒所表现人物最基本、最特征、最本质的形体结构造型,使人物形象不仅简洁、自然,而且灵动、传神。这些已经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线描人物画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许许多多的考古???现和历代传世及现代创作的线描人物画作,都印证了这种审美传统的形成、传承、发展与创新。线描人物画不仅善于简括地表现人物主体的形体结构造型,更擅长表现人物的精神、情感与情韵,既简约概括又变化万千,充满着有形与无形的强劲、深邃、神妙的艺术张力,饱含着传递情思、诱发共鸣、教化精神、净化心灵的正能量,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美术教育价值。这是美术课程改革中颇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一、欣赏价值   美术欣赏能力的强弱、水平高低及情趣取向是反映一个人美术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是美术教育重要功能与价值之所在。《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在其“课程性质”中阐明了“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课程性质,以及“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和“强调愉悦性”的课程特征。在其“课程基本理念”中进一步提出美术课程要“关注文化与生活”,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在其“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美术课程要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学会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逐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基于此,《课程标准》将“欣赏·评述”设定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既贯彻了美术课程理念,又满足了美术教学要求。   线描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的成熟画科,其构图简括、运笔传神、刻画灵动、意蕴丰赡,而且历史悠长、画作丰富,是美术课程中进行“欣赏·评述”学习颇为理想的素材、载体。例如,湖南长沙考古出土的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帛画,以线描为造型基础,线条流畅、有力,人物刻画生动、概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帛画,构图繁复,色彩绚丽,人物神态自然。东晋(公元317~420)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画作(现存皆为后世摹本,藏故宫博物院),线条紧劲联绵、循环超忽,犹如春蚕吐丝。唐代(公元618~907)“画圣”吴道子曾在长安(今西安)、洛阳等地的宫殿、寺庙中创作300余壁画作,其“变相人物,奇踪异状,无有同者”,造型准确、生动,如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线条刚劲、挺拔、飞动,雄居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巅峰,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宋代(公元960~1279)兴起纸绢人物画创作,其造型基础的线描更加变化自由,线条蕴藉含蓄,柔中有刚,凝重洗练而雅致。元、明、清三代人物画名家辈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