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微生物学(张)..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微生物学(张).

第九章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微生物学 P240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 平 本章要点 牙髓和根尖周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细菌学特点 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致病机制 一.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概念   牙髓和根尖周病是发生在牙髓组织和根尖周膜及牙槽骨的疾病的总称,牙髓和根尖周病与龋病一道被称为牙体牙髓病。   牙髓是牙组织唯一的软组织,由牙髓细胞、细胞间质和细胞间液组成,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内,借狭窄的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连。   根尖周组织指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 二.牙髓根尖周病的细菌病因学证据 1890年 Milier等首次在人的坏死牙髓组织中发现细菌 1965年 Kakehashi等 经典的无菌鼠动物实验           在无菌条件下        ↓    钻开实验鼠牙髓腔暴露于口腔中     ↓普通鼠     ↓无菌鼠         实验牙在8天内可见 实验牙在42天内未见   发生严重的牙髓炎  牙髓有进行性炎症反应   牙髓坏死、根尖周炎 手术伤口很快愈合   结论:细菌是牙髓根尖周组织感染的启动因子 感染根管细菌(扫描电镜片) 感染根管细菌(扫描电镜片) 三. 牙髓根尖周病细菌感染的途径 主要途径为: 经牙体感染 经牙周感染 经血源感染 3.1 经牙体感染 途径:龋病、外伤性牙折、牙隐裂、楔状缺损、磨损及发育畸形等,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或直接导致牙髓暴露 致病机制:细菌或毒性产物打破宿主防御与细菌致病的平衡 -引起牙髓的损伤、炎症反应和坏死; -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侵入根尖周组织,导致根尖周炎或根尖周脓肿。 3.2 经牙周感染(逆行性感染) 途径: 深牙周袋的细菌经根尖孔或根尖区侧支根管进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 由牙周途径导致的牙髓感染称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的牙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retrograde pulpitis) 3.3 经血源感染(引菌作用 ) 引菌作用:暂时性的菌血症引起的细菌在代谢障碍或创伤的牙髓组织的定植、增植。 诱因:因拔牙、洁治、根管治疗等可引起暂时性菌血症,细菌通过血流进入创伤的牙髓或根尖周周围组织,继而引发牙髓感染。 四. 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的病原菌 特点: ①内源性感染为主,正常菌群的易位是重要启动因子 ②厌氧菌为优势病原菌, G-专性厌氧菌占90% ③混合菌感染 ④细菌类型与感染途径和病灶位有关 ⑤临床症状与细菌种类有密切相关。 6-1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 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 牙髓卟啉单胞菌(P. endodontalis) 革兰阴性杆菌、专性厌氧,产生黑色素和臭味,诱导化脓性感染 不酵解碳水化合物,可产生吲哚和硫化氢. 主要终末酸产物是正丁酸和乙酸。 P.g 无菌毛 不能粘附在口腔组织,口腔中难以检测到 可诱导牙髓细胞和根尖周组织产生细胞因子或免疫反应, LPS 可诱导IL-8的高表达。可激活细胞的纤溶酶原激活系统 P.e 有菌毛,可以牢固粘附于口腔组织和牙菌斑G+菌上,正常定植于龈沟,严格厌氧和氯化血红素等特殊生长因子,是感染根管和牙周炎的优势致病菌。 6-2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 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us)是晚期牙髓炎和尖周炎的常见病原菌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在血琼脂表面形成黑色菌落。 6-3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 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是感染根管、慢性根尖周炎的优势菌群 革兰阴性杆菌。专性厌氧菌。培养物带有恶臭味 末端呈梭形或尖状. 常常在菌细胞中见到中央肿胀和革兰阳性的胞内颗粒。无菌毛和鞭毛。细胞壁肽聚糖的主要成份是羊毛硫氨酸。毒力强,诱导IL-1和炎症反应重。 牙菌斑和龈沟是主要定植部位。具核梭杆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有密切的共生关系。 6-4 拟杆菌属 以 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us) 为代表 革兰阴性梭状杆菌 专性厌氧培养困难.与具核梭杆菌的混合培养可产生“卫星现象” , 具核梭杆菌提供福赛斯坦纳菌生长要求的N-乙酰胞壁酸 与P.gingivalis全菌蛋白和菌毛蛋白fimA之间存在多个相互结合的蛋白分子 感染根管检出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