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工艺对洋麻芳纶3070纱线性能影响.docVIP

纺纱工艺对洋麻芳纶3070纱线性能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纺纱工艺对洋麻芳纶3070纱线性能影响

纺纱工艺对洋麻芳纶3070纱线性能影响   摘要:在棉纺系统中分别使用盖板梳理机和罗拉梳理机得到洋麻/芳纶30/70混纺纱线。与盖板梳理机工艺流程相比,罗拉梳理机工艺流程使落麻率减小65.7%,纱线强度提高27.2%,耐酸碱性分别提高11.0%和7.4%,抗静电性提高2.2倍。   关键词:洋麻;对位芳纶;罗拉式梳理机;落麻率;耐酸碱性;抗静电性   中图分类号:TS124.5 文献标志码:B   本文实验通过在芳纶中添加洋麻纤维进行混纺以降低芳纶产品价格,改善了芳纶产品的性能,同时提高洋麻纤维的附加值。由于洋麻和芳纶性能差异巨大,使用传统单一的棉纺工艺很难满足混纺工艺技术要求,因而根据原料特性选择多工艺进行整合,以适应性能差异较大的多原料混纺的需要。   1.实验部分   1.1原料   洋麻:产自马来西亚,经过初步的沤麻处理。使用重量浓度为8%、浴比为1:2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90℃的条件下处理3h时,烘干后使用纤维干态重量5%的柔软剂(TDSL-2005A)在30℃的条件下浸泡30min,135℃高温交联4min后,90℃烘干。为适应纺纱设备,将纤维剪短为50mm,在纤维上喷洒洋麻干重5%的梳理剂(TFD1212)以增加纤维的可纺性,然后密封12h备用。对位芳纶(Kevlar 49):由美国DuPont(杜邦)公司生产。为适应纺纱设备,将芳纶剪短为45mm长。芳纶回潮率低,为减小静电,增加纤维可纺性,在芳纶上喷洒纤维干重0.6%的梳理剂,然后密封12h备用。   1.2纺纱   1.2.1纺纱设备及工艺   经过碱以及柔软剂处理的洋麻纤维在棉纺系统上与芳纶进行混纺,纺纱所用设备见表1。   在梳理工序中,分别使用棉型盖板梳理机和毛型罗拉式梳理机进行纺纱,纱线设计细度为60 tex。为了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在细纱工序后加入合股工序。   1.2.2纺纱参数设置   纺纱工艺参数的选定原则是减小设备对洋麻纤维的损伤,因此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调低设备运行速度,具体参数选择如下。(1)称取纤维:根据洋麻与芳纶的混纺比,按照洋麻20%的落率和芳纶6%的落率称取纤维;为使最终的结果更具可比性,两种纺纱工艺采用相同的原料投入量。(2)开松:使用和毛机进行开松,洋麻与芳纶先分别开松2遍??然后混合开松2遍,和毛机锡林转速为280r/min。(3)梳理:盖板梳理机,采用定量16g喂入,锡林转速为870r/min;罗拉式梳理机,大锡林转速为100r/min。(4)并条:采用8根三道并条,条子定量20g/5m;头并的后区牵伸倍数1.7倍,二、三并的后区牵伸倍数1.1倍;罗拉隔距前区55cm、中区53cm和后区60cm。(5)粗纱:粗纱定量700tex,捻系数52,锭速450r/min。(6)细纱:设计纱线细度为60tex,细纱捻系数330,锭速4800r/min。(7)合股:股线捻系数460,锭速4500r/min。   1.3纱线性能测试   1.3.1纱线拉伸性能   按照标准《ASTM D2256-2002单线法测定纱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使用Instron3369型万能强力机对两种混纺纱线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夹持距离为250mm,拉伸速度为300mm/min。   1.3.2耐酸碱性   将两种混纺纱线分别使用5%氢氧化钠和5%盐酸溶液在温度为60℃、浴比1:30的条件下处理5h。测试处理后纱线的拉伸性能,比较两种混纺纱线的耐化学性。   1.3.3抗静电性   实验依据《AATCC 84-2005纱线电阻》,使用YD2681A型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纱线的电阻,进而表征纱线的抗静电性。测试电压设定为50V,夹持间距为10mm。   2.实验分析   2.1纱线拉伸性能(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与盖板梳理机相比,罗拉梳理机纺纱工艺的落麻率减小65.7%,纱线强度提高27.2%,纱线断裂伸长率减小35.6%,拉伸模量提高44.3%。由此可知,相比于盖板梳理机,罗拉式梳理机得到的纱线性能较优。   盖板梳理机锡林转速较快,达870r/min,对于刺辊传递给锡林的洋麻纤维,刚进入锡林盖板梳理区的梳理力急剧增大,由于洋麻纤维较为粗硬,瞬间产生的梳理力容易将纤维梳断,导致短纤维增多,使落麻率增加。通过锡林和盖板之间梳理,部分洋麻短纤维过渡给盖板或停留盖板针面,不易被锡林抓回,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盖板严重充塞,使其丧失分梳能力,越到后面纤维网的质量越差,甚至出现破网现象。梳理成网质量不好,纤维单向排列整齐度较差,且增加后道工续的条干不匀率,使纱线拉伸性能降低。   罗拉梳理机的锡林转速较慢,为100r/min,洋麻纤维进入罗拉梳理机的梳理区间后,受到的梳理力较小,纤维损伤不大。因此梳理过程中产生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