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重庆市二十九中语文“审丑”教育
记重庆市二十九中语文“审丑”教育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逐渐加强了对学生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中学语文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审美教育,而忽略了审丑教育。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确定思想意识和形成是非观念的重要时期,中学生已基本具备判定美丑善恶的能力。鉴于此,重庆市二十九中的语文教师,依据课程特点,挖掘课程资源,善于通过“审丑”,引导学生正确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一、倡导“审丑”理念,提高审美素养
何谓“审丑”,在语文教育领域,尚无明确的概念界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审丑”是一种情感矛盾的心理行为,主体在“审丑”过程中既可以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又能够从中得到一种情感上的熏陶。正确的“审丑”,可以帮助我们以一种否定的形式去审视当代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并且通过了解社会、反观自我,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审丑”教育着重通过识丑、辨丑,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十九中所倡导的“审丑”教育,旨在让学生辩证地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认识自然与社会,更好地辨析美与丑的关系。
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丑”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一方面可以结合语文教材中细腻的文字描写,进行“审丑”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审丑”的课文较为丰富。如《皇帝的新装》中欺诈狡猾的骗子、虚伪做作的官员、愚蠢虚荣的皇帝;《变色龙》中专横跋扈、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奥楚蔑洛夫;《羚羊木雕》中将物的价值看得比孩子友情更重要的父母;《我的叔叔于勒》中爱慕虚荣、金钱至上的菲利普夫妇;《威尼斯商人》中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商人夏洛克;《孔乙己》中迂腐无能的孔乙己、愚昧麻木的看客、凶残冷酷的丁举人;《藤野先生》中不学无术、麻木不仁的留学生;《范进中举》中趋炎附势的“市侩小人”胡屠户、阿谀奉承的知县静斋、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等等。这些人物形象为我们语文课堂的“审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引入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二十九中教师根据“丑”的不同表现形式,践行他们的“审丑”教育之路:
(一)形丑质美
“形丑”指外在形式上的不和谐、不匀称、丑陋等,“质美”指内在品质的优秀,反映的是人类积极向上的力量。《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极为丑陋的外表: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他受尽嘲弄,但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灵魂高尚的人物。《变形记》中格里高异化为一只甲虫,但仍旧具有人的思维,具有真善美的品质,而他的亲人则在格里高变为甲虫后越来越冷漠,致使格里高在绝望中死去。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这类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让他们学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增强他们识辨美丑的能力。
(二)形美质丑
“形美”指外在形式上的和谐、匀称、美好,“质丑”指内在品质败坏与恶劣,是对人类本质力量的扭曲。《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外表堪称人中之凤,美艳绝伦,可她的内在却是十分阴险毒辣的。在教学中,对这类丑,需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三)形丑质丑
这类人物从外在形式到内在品质都是恶劣丑陋的。《药》中康大叔“满脸横肉”,“抢、扯、裹、抓、捏”等粗野动作透露出的,不仅有外貌的丑陋,更有内在的凶狠。与康大叔的欺压者的丑形象相比,《阿Q正传》中阿Q的“丑”更多地表现在被奴役的形象上。他同样外形丑陋满头癞斑,骨子里更是丑陋粗鄙。他在强者面前自轻自贱,在弱者面前又无赖蛮横。对这类形象进行分析时,可引导学生一方面看清封建统治的实质,了解小人物的悲哀,另一方面要正视民族性格中特有的弱点,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努力提高自我,树立自立自强的性格。
(四)“丑”的画面
相对于“丑”的人物形象,“丑”的画面主要是指画面营造出的氛围,对人的视觉造成的强烈冲击,并引起人的否定性情感。在中学教材中,“丑的画面”较多体现在诗歌散文方面,主要通过美丑的对比相互彰显,相互依存,形成强烈反差。如《死水》中诗人以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丑陋的社会,通过“绝望的死水”“清风”“破铜烂铁”“剩菜残羹”“霉菌”“白沫”“铁罐”等意象,营造了一幅令人恶心作呕的画面,但从语言文字上看却也有种另类的“美”,诗人用色彩艳丽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来描绘污浊、肮脏的死水,这是用虚假的美来反衬真实的美。以美写丑,丑更丑。诗人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更鲜明地表现出死水的腐臭本质,同时也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嘲讽意味。因此,在教学中,对“丑的画面”进行理解时,需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意象,仔细品味,结合全文整体把握,从而更好地了解“丑的画面”在文中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学习抓住关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动研究在高中英语写作课中应用.doc
- 行动导向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与思考.doc
- 行政奖励法律问题研究.doc
- 行政权侵犯个人权利“合法外衣”.doc
- 行政法上合法预期保护必要性分析.doc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材特点及改革.doc
- 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实践现状与改进对策.doc
- 行政法视野下煤矿矿难事故政府责任探析.doc
- 行贿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分析.doc
- 行走,向教育智慧深处.doc
- 基于大数据的2025年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技术发展报告.docx
- 房地产行业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趋势及2025年市场潜力报告.docx
- 医患关系主题模板.pptx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人才激励与创新文化培育研究报告.docx
- 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七大模型--专项练-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df
- 2025年氢能产业链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研究报告.docx
- 生物电子与医疗设备在医疗器械包装与运输中的应用策略分析.docx
- 卫星互联网星座技术发展现状及2025年应用趋势深度报告.docx
- 2025年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热系统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技术产品竞争力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